中国汽车“走出去”大有希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0-03-26





很高兴能在“两会”期间与张骥司长进行这场对话。中国汽车工业从小到大,到去年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现在应当承担起从大到强的新的历史任务。


  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中国车企只有经过激烈的国际竞争洗礼才能做强。中国汽车业必须走国际化道路,才能实现强国梦。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汽车出口以严重冲击,张骥司长长期从事机电产品进出口管理工作,对国际汽车市场十分了解,很高兴他对我国汽车出口给予的高度评价。  ———题 记


  我国汽车出口成绩巨大


  李庆文:中国汽车要真正实现从大到强,必须迈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与跨国公司同台竞技。如今,国内汽车市场销售非常旺盛,但同时,我们要思考中国汽车如何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更好成绩。请你先介绍一下目前我国汽车出口的形势。


  张骥:从2001年至今,我国汽车企业不断努力,通过汽车出口,在使自己得到锻炼的同时,让世界各国更多地了解到中国的变化。


  我国汽车出口成绩巨大。第一,从2001年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8年,我国汽车出口规模一年上一个大台阶。2001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不到2万辆,2008年已经接近70万辆。2005年,我国整车出口量超过进口量,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令国人感到自豪。


  第二,增长速度迅猛。从2001年到2007年,整车出口年均增速达到77%,不仅高于世界汽车贸易的平均速度,也高于我国外贸增长速度和机电产品出口速度。


  第三,我国出口的汽车无论是产品结构,还是市场结构、贸易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主要以发达国家为主,整车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车型最初以商用车为主,现在也包括多种乘用车,由比较单一的市场到现在覆盖了210个国家。从出口方式上看,过去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现在开始通过技术、投资等多种方式开拓国外市场。


  去年,我国整车出口36万辆,下降46%左右。我认为,下降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第一是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外需减少。国外消费者主要靠贷款购车,金融业遭受重创后,市场消费势头减弱。


  第二,我国汽车出口基数比较大,受到的冲击也比较大。


  第三,有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关税、技术、认证方面设置了一些壁垒。


  国际汽车市场需要2~3年恢复期


  李庆文:现在,很多人关心,在我国总体经济企稳回升的形势下,在国内汽车市场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出口何时能明显恢复?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汽车出口应该呈现什么样的发展态势?


  张骥:我认为,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未来还存在相当多不确定性。对我国汽车出口来讲,去年是最困难的一年,今年是变化莫测的一年,但形势肯定比去年好。


  我认为,出口总体情况趋紧。第一,外需趋紧的形势不可逆转,尤其是在最近两三年内,因为欧美经济没有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恢复到原有水平。


  第二,目前消费者的信心,包括贷款的便利,也恢复不到过去的水平。


  第三,汽车需求结构受诸多因素影响,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跟上变化的步伐,对我们来说是巨大考验。


  第四,我国汽车的核心技术、先进设备、一些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偏高。


  第五,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要素构成的完善,包括劳动力成本上升,汽车制造企业在成本方面面临一定压力。


  也有很多有利因素。第一,我国汽车工业水平、结构在国际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可能落后15年、20年,但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们又领先10年、20年。这种结构性的错位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


  第二,从世界范围看,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比其他产品都要大,而且需求层次非常多。汽车贸易占全球货物贸易总量约10%,而我国汽车贸易量占全国总贸易量还不到5%,这说明潜力非常大。


  第三,我国汽车企业近10年来在出口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培养出一批比较优秀的领军人物。


  第四,汽车企业的出口动力比较强劲,这种动力会转化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支撑力。同时,我国政府把汽车产业定位为支柱型产业,也会给予更多支持。


  从企业层面看,目前订单在增加,但大单和长单相对较少。也就是说,恢复性的增长是可能的,但要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我认为汽车出口会有两三年的恢复期,增长10%以上。然后再经过一段发展,恢复到20%以上。前景是很光明的。


  中国政府鼓励汽车出口


  李庆文: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美国汽车业重点着眼于国内市场,使它的适应能力、竞争力在经济形势发生巨变时没经住考验。有些汽车强国经受住了考验,比如德国。德国汽车最大的特点是国际化程度高,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始终把国际化作为战略目标。日本汽车这几年国际化道路走得比较好,但市场的单一性使丰田公司遭受重创。


  从国际经验来看,我国汽车国际化势在必行。近年来,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在制定出口政策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未来,在扶持、引导、鼓励、规范我国汽车企业扩大出口方面,还会有哪些举措?


  张骥:中国汽车,特别是整车出口的意义,不仅是为了出口创汇,更多地在于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转变理念、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使我们的企业能够做强。中国汽车工业的国际化是长期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严格来讲,我国汽车,特别是整车出口,没有与其他国家,尤其是跨国公司形成正面冲突。我们创造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内需,使他们的消费者可以提前10年到15年享受到开车的喜悦。


  商务部有关部门对汽车出口非常重视,把它作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载体来对待。我国不但要加大汽车出口,而且要通过出口盈利,进而为国为民做贡献,更重要的是振兴我国汽车工业。


  汽车出口与其他产品有共性,也有个性,应该遵循汽车的出口规律。那就是对汽车的质量、可靠性、稳定性要有特别高的控制力,把质量放在第一位。


  现在,汽车出口经营主体增长过猛,海关数据显示,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前,我国有接近2万家企业搞汽车出口,其中零部件出口企业有1.95万家,整车出口企业约700家。在五部委提出规范意见前,整车出口企业数量更达到1340家。这说明很多企业并没有把汽车作为特殊产品来对待。有一部分企业认为有订单就有市场,有市场就当成试验场,这样的结果就是自己和自己竞争。


  我们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进行了充分分析,我国汽车出口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我们应该给企业更多锻炼、成长的机会,所以在政策制定上我们一直注意把握度。目前,我们把汽车界定为自由贸易产品,只要有进出口权都可以出口。同时我们也设置了一个门槛,在国内销量、质量、品质、售后服务、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方面进行限制。


  为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制定政策。


  第一,认定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
  第二,搭建研发认证认可、检测、信息服务、培训方面的平台。
  第三,加大规范秩序的力度,加强对品质、质量的保证、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第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五,在融资方面给予一定支持。总体来说,是按照统一、规范、透明、公正的原则,为企业创造良好环境。





  还没到大规模海外收购阶段


李庆文: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汽车企业在国际兼并重组方面有很多举措,比如吉利收购沃尔沃,北汽通过技术收购方式,购买美国通用萨博部分技术平台。中国汽车的国际化道路越来越宽,商务部在这方面有什么激励政策?


  张骥:在全球化过程中,资源、生产要素的配置都应该是全球化的。所以,我们一直鼓励企业采取积极的进口战略,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同时,量力而行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国际并购,可以通过稳妥的兼并重组,获得优质品牌、网络、人才。但总体上我认为,中国汽车业目前还没有到较大规模走出去兼并重组的阶段。


  现在确实有商机,很多企业跃跃欲试,我认为这值得肯定。但前期准备要非常充分,要考虑到企业所在国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诸多因素,尤其是在并购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包括用工制度,很多国家的工会组织非常强大。


  我们给企业提供的帮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给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关键零部件。


  第二,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企业从开始的外观设计,一直到最后的人才、智力方面进行全过程合作。


  第三,鼓励企业采取稳妥做法,比如,并购网络和部分生产要素。


对贸易保护要有充分准备


  李庆文:金融危机之后有一个新的情况,中国汽车产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遇到的贸易保护不时出现,比如中美轮胎方面的纠纷。在这方面,商务部有哪些应对措施?企业又该怎么做?


  张骥:金融危机发生以后,贸易保护主义问题很突出。近几年来,我国遭到的反倾销、反补贴,包括保障措施、特保条款等越来越多。对贸易纠纷,我们一定要客观、理性地判断。


  第一,目前我国是贸易大国,在转变成强国的长期过程中,会一直伴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严重影响。


  第二,对待贸易保护,我们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认为,有的国家是出于经济原因,有的国家出于政治原因,有的国家出于贸易原因,有的可能是企业之间或是行业之间的冲突。属于政治层面的,要通过双边磋商解决;属于贸易层面的,违反规则的,我们要通过WTO双边磋商机制来进行磋商,甚至通过争端解决机制来裁决。在全球化过程当中,任何一个国家搞贸易保护,对大家来说都是不利的。


  目前汽车业界碰到的一些问题,商务部和有关部委很重视,已经在与有关国家积极磋商。同时,也提醒企业做好思想准备,制定应对方案。

来源:中国汽车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