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供销企业迎来改制潮,打造千亿级企业集团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0-03-30





“顺利的话,3月底总社会批准中再生的股改方案,股改完成之后,中再生会进一步引进战略投资者。”3月21日,中再生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管爱国对本报记者表示。

  与中再生公司一样,等待审批的还有中农资集团与新合作商贸连锁集团,而这3家企业的改制只揭开了全国供销系统企业股份制改革的一角。

  3月21日至22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李成玉表示,“未来全国供销社系统将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加快推进社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造,县级以上社有企业五年内要全部完成改制。”

  该改制计划将牵动2万家供销系统企业未来命运。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供销系统共有企业4.9万余家,其中,县及县以上社有相关企业2.1万家,销售收入超百亿规模的达7家,利润超亿元的达20家。

  同时,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理事会副主任李春生对本报记者表示,“供销总社将利用5年时间,将供销集团打造成为千亿级的企业集团,在这个过程中,将借力资本力量,加大对系统内同业资源的整合。”

  2万企业改制

  去年1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把供销合作社市场化改革工作推到台前。其中,对作为社有经济载体的企业,提出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这成为了对2万多企业进行改制的政策背景。

  现实原因更具说服力。李成玉在会上坦言,“供销社系统内企业虽然众多,但是,整体形势是数量多,力量分散,大多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数据显示,2009年,供销社全系统销售总额达12375.8亿元,是2004年的2.3倍;汇总利润130.2亿元,是2004年的2.6倍;所有者权益1347.1亿元,是2004年的1.9倍。

  但是,上述营收数字是由包括4.9万家企业,以及4.7万个各类合作社等社有经济组织共同创造的。在近5万家企业中,销售收入超百亿规模的仅7家。

  供销集团内部高管对本报记者说,“其实供销系统封闭的观念,并不容易被打破,此次企业大规模改制,其实就是借助外力,让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而不是靠坐等吃喝的老观念存活。”

  而李成玉则认为,县以上社有企业五年内完成改制,实际上就是要调动管理者、经营者积极性,鼓励管理班子在企业持股,密切经营管理者和企业的利益联结,从而做大做强。

  对于资本引进的原则,李成玉称,“在保持供销合作社主营业务控制力的基础上,不管国有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和外商资本,都是可以作为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造依赖的对象。”

  事实上,国内各类资本一直密切关注供销系统改革的进程。银河证券直投部高管就曾对本报记者表示,供销系统改革将为资本市场带来不少投资机会,同时,资本与系统企业的结合,也会助力改革的发展。打造千亿集团

  与供销系统内2万企业改制相左,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正着力培育首个千亿集团。

  据李春生介绍,供销总社将利用5年时间,将供销集团打造成为千亿级的企业集团。资料显示,成立于今年2月的供销集团,截至2009年,资产规模为380亿元,汇总收入总额为756亿元,利润总额6.9亿元,下辖12家子公司。

  利用5年时间完成200多亿的销售增长,供销集团有着天然的优势。据了解,供销集团所辖的12家子公司大多身处供销系统的传统行业。以化肥销售为例,供销系统占全社会用量的70%,以棉花为例,供销系统占全社会收购量的60%。在上述领域,供销集团拥有子公司中国农资集团和中棉集团。

  但是,由于供销系统内部人财物,从县、市、省等各级是分离的,历史上上述产业形成的公司都是分散的,这为实力雄厚的供销集团实施并购扩张提供了条件。

  供销集团所属子公司对于系统内的同业并购一直都在进行。此前不久,供销集团下属子公司中国农资集团董事长肖仲凯就向本报记者透露,他正在江西等地洽谈与当地供销合作社省社所属农资公司的并购事宜,并且,双方已经达成共识。

  而上述2万家系统企业的改制,也被认为是供销集团获得的一次机遇。上述供销集团内部高管称,“若2万家企业改制后,以产权和绩效为纽带,则使得供销集团内相关企业跨区并购时,方便合理多了。”

  按照李成玉的说法,打造千亿级别的供销集团,对于供销系统起到的主要是带动作用,目标是鼓励系统内企业做大做强一批企业。

  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市场的作用受到中华供销总社的重视。

  李春生表示,要做大做强企业,没有资本助力是不行的,而供销集团正在推进的下属子公司股份改制,正是未来谋求上市,借力资本市场的第一步。

  据他介绍,供销集团进行股改的较顺利的3家企业,包括中农资集团、新合作商贸连锁集团、中再生公司,在未来一两个月中将会获得供销总社的审批,而中再生公司可能是进展最快的一家。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