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潜力与缺口并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0-04-14





编者按:今年“两会”期间,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话题再次受到社会关注。自2006年初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汽车零件再制造产业发展及有关对策措施建议的报告》开始,这项关乎循环发展、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事业已经提上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日程。历时四年,为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仍未迈出大步?其中主要问题何在?下一步应如何破解?从本期起,本报进行系列报道。


前不久,在全国“两会”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有关再制造与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集体采访,使汽车业再制造的话题再度成为焦点。


“相信通过多方的不懈努力,中国再制造产业的春天不会远了。”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巡视员何炳光在接受采访时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


  ■ 潜力大 信心足


与制造新品相比,再制造可节约成本50%、节能60%、节材70%。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对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促进节能减排以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的贡献显而易见。


“按照目前国内汽车产销量增长速度计算,2010年底,国内的汽车保有量将达到7300万辆,按理论报废量计算,报废车辆将超过400万辆,回收、利用、再制造环节的工作量和发展潜力很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晏一平预测。


对零部件再制造中蕴含的巨大潜力,企业的感受最深,也最有发言权。实实在在的数字证明,零部件再制造正在为企业创造越来越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6年玉林柴油机集团公司开始涉足再制造领域,到2009年,已经建立年产3万台再制造发动机的生产线。目前,玉柴再制造产品累计产值达到13206万元,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约7000万元。同时,累计节电约1200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000吨。


“如果法士特每年有1%的产品能够实现再制造并重新投入使用,我们每年将节省几千吨钢材。这对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缓解资源压力以及发展循环经济都能起到明显的、直接的作用。”陕西法士特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大开向记者表示,“从2008年被列为再制造试点企业之后,我们先后投入将近1亿元人民币用于再制造项目的建设。今年我们新的再制造工厂将竣工投产,一期工程投产后年再制造变速器将达到1.6万台。”
作为国内第一家发动机再制造企业,中国重汽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从2005年投产至今已经累计产销3万多台再制造发动机,2010年将实现再制造发动机5万台的目标。对于未来前景,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马纯济表示,再制造是一个朝阳产业,国内目前刚刚起步,但却有着不可多得的宝贵条件和发展机会。


  ■ 技术存在缺口


国内零部件再制造蕴含巨大潜力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因素。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信息显示,2009年,国内14家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的总产值为7亿元,预计今年这些再制造试点企业的产值将达到10亿元,但是按照目前国内汽车保有量粗略估计,应该有36.5亿元的再制造产品,目前10亿元的产值与之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对此,何炳光表示,为使再制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将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加以推进。


在技术层面,尽管我国再制造产业起步不算早,经过几年的努力,部分零部件再制造技术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一些关键技术研发取得了重要突破,比如在自动化复合表面工程和纳米表面工程技术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再制造技术,部分技术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一定差距,再制造技术水平的提升仍有较大空间和潜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大开反复强调,零部件再制造不是简单的修废利用,而是需要技术含量相当高的手段使再制造的产品达到新品品质,国内零部件再制造产业不断实现自主技术创新、提升再制造技术水平是发展的关键。


何炳光表示,在零部件再制造领域,政府将继续推进和鼓励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要示范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特色再制造技术。


  ■ 政策完善助推再制造跨步前行


加快国内零部件再制造的发展迫在眉睫。但政策法规、质量标准不尽完善成为制约其快速发展的瓶颈。


“如果给国内再制造产业定位的话,目前只处于起步阶段。下一阶段,如果把再制造产业的发展作为我们国家推进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使再制造产业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多管齐下,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和质量标准。”何炳光说。


2月2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启用并加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标志管理与保护的通知》。从2009年启动的11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标准的制定和论证工作也在紧张进行,目前已经有一项标准获批,其他10项标准也将在年内全部报批。


另外,据何炳光透露,目前,全国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正在编制过程中。《再制造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已经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并将适时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发布。晏一平预计,《再制造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将于今年上半年出台。

来源:中国汽车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