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汽车工业为何成“夕阳产业”


作者:冯连勇 王建良    时间:2010-04-20





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在给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也造成了传统汽车产业的衰落。例如,底特律的衰落,不仅是美国汽车工业的衰落,而且标志着统治世界汽车业的传统汽车工业结束衰退期的开始,是传统汽车业开始走下坡路的转折点。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底特律危机的出现?除了产能的过度扩张、超高的劳动成本、过度的“金融化”等内在原因外,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其不适应是深层次的隐形因素。

  “廉价石油时代”已离我们远去

外部环境的第一个变化,就是即将到来的潜在的石油危机。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石油危机出现在1973年~1974年,以色列与埃及之间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欧佩克向所有对阿拉伯不友好国家实施禁运,造成国际油价从3.1美元/桶飙升至12.6美元/桶,上涨了4倍。

而当时占据主导地位的美欧汽车,由于其功率大、油耗高,且为了满足安全、排放法规等要求,有些安全、净化措施也加大了汽车的油耗,石油危机的到来给传统汽车业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石油危机即将到来,一个标志是全球石油供应停滞。

自2004年之后,全球石油产量增长乏力,2004年~2008年年均增长仅有0.41%。据美国《油气杂志》披露,2009年全球石油产量同比下降3.2%,为近5年来产量最低点。可以说,世界石油产量已于2004年进入了其高峰平台期。

另一个标志就是油价的上涨,与2002年前的油价相比,2008年7月的油价上涨500%以上,创历史之最。即使由于金融危机使得油价有所回落,2009年油价也保持在70美元~80美元之间,也远高于2002年前的油价,廉价石油时代已离我们远去,后石油时代已经来临。

供应的紧张与油价的高涨,这就已经对依赖高耗能的传统汽车业造成沉重的打击。

“低碳经济”抛弃了“传统汽车工业”

低碳经济是外部环境的另一个变化。

大量化石能源及其制品的使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不断升高,使全球气温逐渐升高,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公认的世界性重大问题。世界各国正全力为遏制全球气候变化做努力,而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必由之路就是低碳经济。早在1997年12月签订的《京都议定书》表明,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共识。

在世界都在关注全球变暖、走低碳经济之路的情况下,底特律依然醉心于其高耗油的大型车,对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重视不够是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传统汽车产业由于其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和消费拉动大等特点,在带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拉动内需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受到各国的追捧。

传统汽车产业造就了一个时代的辉煌,但是这一时代已经开始退出世界的舞台,而这一退出是由外部环境的不可逆变化导致的。即使石油产量未来仍能大幅增长,但全球气候变化引领的低碳经济对化石能源的使用必然有所限制。

中国背上了“大包袱”

就在各国汽车业面临销量速降、兼并重组、破产等问题时,中国的汽车业却相对表现的异常良好。2009年汽车销量达到1360万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新车消费市场。

国务院办公厅于2009年3月20日公布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大力培育和发展我国汽车产业,保证规划期内年均汽车销量增速保持在10%以上。与此同时,国内汽车厂商对国外陷入困境的汽车公司跃跃欲试,四川腾中、奇瑞、北汽等纷纷对国外品牌展开收购攻势。尽管这一过程不乏有反对者,但仍然有许多支持者。

事实上,如果把底特律汽车业的衰落,仅仅看作是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重心从一国或地区向另一国或地区的简单转移,那就显然错了。底特律的衰退代表了一个产业的衰退,标志着传统汽车产业的衰退。

如果国内汽车公司在对外部环境缺乏充分认识的情况下,就纷纷抄底外国品牌,必然导致战略性的失误。在收购之时,我们不乏有抱着“捡便宜”心态的收购者;而实际上,我们却在不经意间背上了国外“甩”给我们的一个“大包袱”。

加速汽车“产业调整”步伐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正处于快速的工业化阶段。经济发展对能源特别是石油的需求还将快速上升,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也越来越高,2008年达到51.3%,2009年已超过53%。这样我国受全球石油危机的冲击将更大,预计在2017年之后我国进口石油量恐难以满足国内需求,面对占石油消费1/3以上的汽车工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另一方面,我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能耗较2005年减少40%~45%的目标,这又对汽车业耗能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中国汽车工业必须加速产业调整步伐。

短期内,对于传统汽车产业的发展必须在总量上加以严格的控制。中长期内,通过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即大力鼓励和发展新能源汽车,明确我国汽车业的发展方向。为此,应当加强新技术的研发应用以及储备,及早寻求并发展面向后石油时代的汽车技术。对于汽车业海外并购,也应以寻求先进技术为目标,使其符合全球环境的变化以及我国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 (冯连勇 王建良)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