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交通运输业,铝业苦寻消费增长点


时间:2010-04-27





  近些日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铝部主任文献军正苦苦思索解决一个棘手问题的途径。文献军告诉记者,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铝及铝合金材不断受到国外的反倾销调查,因此在出口被堵的情况下,如何消化国内这么多的铝产能成了当务之急。


  铝出口受阻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纷纷抬头,一系列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件接连发生。据统计,去年上半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反补贴及特保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多达58起,涉案金额超过80亿美元。其中,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成了受人关注的“热点行业”,而铝工业成了受反倾销调查的重灾户。


  在亚洲,去年2月,印度也对来自中国的铝板及铝箔作出特别保障措施初裁,要求对海关编码为7606的铝板和编码为7607的铝箔分别加征21%和35%的从价税。在欧洲,欧盟委员会已宣布正式对我国出口到欧洲的铝合金轮毂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如果调查成立,欧盟将对我国出口欧洲的铝合金轮毂连续5年加收33%的惩罚性关税,到时中国企业的价格优势将荡然无存。去年6月3日,澳大利亚对我国铝型材也发起了征收反倾销税的调查。而这次调查的结果是,从去年11月开始,澳大利亚对原产于中国的铝挤压材作出征收16%临时反倾销税的初裁。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负责市场贸易的人士表示,加上澳大利亚作出的双反初裁,我国出口铝材在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都遭遇了狙击。由于我国铝材出口并非集中在某一个单一的国家,因此就每个单一市场而言,反倾销对我国出口不能构成严重威胁。但是,最关键的是,这种反倾销态势正在呈现出多米诺骨牌效应。


  铝产能不断增长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电解铝产量为1284.6万吨,铝冶炼(包括电解铝和氧化铝)项目完成固定投资369亿元,占全部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29%。其中,新开工项目投资316.2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9.2%。


  “目前还有一批在建工程和规划项目正在实施,预计今年也将会有一部分在建产能释放出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铝部相关人士表示。按照目前对铝行业的投资热度,未来几年国内铝产能又会重新回到过剩状态。


  可以发现,从1954年抚顺铝厂开始产铝到1992年的这38年间,国内电解铝产量突破了100万吨大关。从1995年开始,我国电解铝产量开始大幅增长,而2002~2007年铝行业投资热情空前高涨,新增电解铝产量平均每年更是高达100万吨。面对过热的电解铝,国家在此期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电解铝行业进行调控。


  但是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电解铝产量开始出现下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倡导的全行业减产、限产运动也对保护国内铝行业价格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加上国家和民间分别对电解铝进行了收储,因此2008年和2009年基本保持了产量和消费量的平衡,产能过剩这顶“大帽子”也从“电解铝”的头上被摘了下来。


  但是,由于收储被计算进了消费范畴,因此随着国内经济的好转,尤其是民间的这部分产量的释放将影响到整个行业。据统计,截至去年12月底,上海期货交易所铝库存接近30万吨,已处于高位。外加国储59万吨及民间储备,预计全国铝库存量在120万~150万吨之间。国际方面,截至去年12月底,伦敦LME铝库存在462.89万吨,相比2008年增幅近100%。


  寻找新的消费点


  根据通用定义,原铝消费量为原铝产量加上铝及铝合金净进口量再加上库存变化。按照有关部门对我国铝消费结构的统计显示,建筑业用铝所占比重之前为38%。除此之外,其他几个主要的铝消费行业如交通运输行业、电力电子行业和耐用制造业在消费比例上都占较大份额,分别为17%、16%和14%。


  文献军说:“为此,今年协会想在交通运输行业为我们的铝寻找新的消费增长点。”他表示,按照经验,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铝消费进入成熟期后,主要的拉动力在交通和包装领域。去年美国的交通运输业用铝分别占铝总消费量的32%,而我国仅占18.2%,仅这一项的差额将为我国的铝行业拓展不少的消费量。


  目前,发达国家轨道车辆已经实现了铝材料的广泛使用。其中,高速轨道客车主体结构材料已经几乎100%采用铝合金材料,重载货车结构材料使用铝合金也接近50%。而我国目前客车使用铝合金材料才刚刚开始,重载货车铝合金材料的使用率还几乎为零。


  文献军表示,高速列车、地铁、轻轨和货运列车都要求轻量化、高强度、薄壁空心以及大整体。而铝合金正好能满足这些要求,而且铝具有积压性能优良、强度高、耐腐蚀和焊接性优良等特点,最重要的是铝属于清洁环保产品,因为每生产1吨再生铝可以节约95%的能源,同时可节水10吨,节约固体材料11吨。

来源:中国工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