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资源蓝海,国内矿山还应“内外兼修”


时间:2010-04-30





  数据显示,自2003年参与国际铁矿石谈判以来,由于缺乏话语权,我国钢企至少多支付7000亿元的价格成本。


  由于铁矿石涨价推高钢材成本,钢企被迫向下游转移成本,进而导致汽车、家电等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增加,最终为之“买单”的将是终端消费者。


  作为世界钢产量最高的钢铁大国,我国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程度真的如业界所言那样“居高不下”吗?如何摆脱三大矿山的绝对控制,寻找铁矿石资源的广阔“蓝海”,成为中国钢铁行业未来可持续发展必须跨越的一道坎儿。


  进口依存度局部虚高


  2009年我国生铁产量达到5.4亿吨,折合消耗铁矿石8.67亿吨。不容忽视的是,虽然去年我国进口铁矿石达到6.28亿吨,但是其中一部分已转化为企业库存。与此同时,国内精铁矿石产量高达5.5亿吨。


  从我国主要钢铁大省的情况来看,其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程度也有着“天壤之别”。2009年,河北省钢铁企业共消耗铁矿石2.1亿吨,自身铁矿石产量为2.24亿吨,对外依存度只有-6.84;辽宁省铁矿石消耗量为0.81亿吨,其铁矿石产量为0.82亿吨,对外依存度仅为0.95%。此外,山东省全年消耗铁矿石0.84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85.87%;江苏省全年铁矿石消耗量为0.73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95.38%。


  从某种程度而言,我国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程度并不像业界预期的那样高达70%,可能只是在局部范围国内供应趋紧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两个月,国内铁矿石产量同比增加17.8%。截止到3月26日,我国港口铁矿石库存达到6954万吨,港口库存和钢厂库存大约可以维持钢铁企业两个月的正常生产。


  国内找矿成果斐然


  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共有铁矿区3381个,查明铁矿石资源储量623.78亿吨。其中,基础储量226.4亿吨,资源量397.38亿吨。


  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辽宁等13个省、市、区,这些地区的探明保有资源量均在10亿吨以上,合计拥有铁矿资源储量549.7亿吨,占全国铁矿资源总储量的88%。


  业内专家指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都拥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据初步预测,1000米以内未查明铁矿石资源远景高达1000亿吨。特别是在已知的重要铁矿集中区,具有很大的找矿空间和潜力,因此我国铁矿资源的地质找矿勘查大有可为。


  “由于国土资源部不断加大铁矿投资力度,目前我国正处于铁矿新发现的高峰期。”中国矿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总工程师吴荣庆表示。而通过立足重点成矿区,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我国在地质找矿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去年,我国在鞍本、冀东、兖州、攀西、庐枞等勘查区共探获铁矿石资源量近50亿吨,其中有10亿吨为探明资源储量。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我国低品位铁矿实现了大规模应用,超贫铁矿也可进入利用范围。例如,河北承德对超贫钒钛磁铁矿的成功开发利用,成为可资借鉴的范例。目前,河北省超贫钒钛磁铁矿查明资源储量为55.37亿吨,预测资源储量接近100亿吨。


  再盼国家财税政策扶持


  早在1994年5月,针对企业反映的税赋过高、行业发展萎缩、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等问题,国家将矿山企业生产环节增值税税率由17%下调到13%。2002年4月,国家又对冶金联合企业矿山铁矿石资源税适用税额进行了调整,减按规定税额标准的40%征收。


  但2006年1月,国家又将铁矿石资源税适用税额由原来的减按40%征收调整为减按60%征收。2009年1月,国家再次对矿业企业增值税进行了调整,允许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进项税可以在销售税中抵扣,并将矿产品增值税率由13%恢复到17%。


  根据近期中矿联的一项调查结果,目前我国铁矿山的综合税负水平已经高达25%。为降低铁矿石生产成本、提高国产矿利用率,吴荣庆建议,国家可以考虑通过暂不上调资源税、减免铁矿生产环节增值税等财税政策予以支持。


  据透露,中矿联正在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与黄金相同的财政税收政策,对铁矿石生产实行零税率,同时将铁矿生产环节增值税税率降到13%以下。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琳认为,争取铁矿石谈判的主导权,不仅要加大海外矿山的掌控力度,而且还要加大国内矿山的开发、开采力度。例如采选技术的更新、优秀工程师的培养、相关部门对国内矿山企业的融资支持、对国内矿山综合税费的减免等,都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着力点。


  国内矿山更应“走出去”


  从2002年开始,我国已成为全球钢铁行业增长的“火车头”。2009年,全球海运铁矿石贸易量的65%流向中国。然而,巨大的铁矿石进口量并未换回等值的谈判主导权,三大矿山看中的正是我国对铁矿石进口的刚性需求。


  更何况,在控制全球七成海运贸易量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发货节奏,利用海运费坐收渔利,也是国际矿山巨头一贯的做法。


  可以设想,如果铁矿石进口价格一路疯涨到钢企“难以消化”的地步,而我国钢企又没有其它可替代的铁矿供给渠道,我国钢铁产业链恐怕将整体受制于人,甚至出现由于“断粮”导致断裂的风险。


  张琳说:“一段时间以来,业界都在讨论钢企走出国门,但与专业的矿业企业相比,钢企开发铁矿石并不具备技术优势。”张琳指出,倘若换一下思路,在获得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国内大型矿山能够“走出去”开发海外矿山,未来中国也会出现拥有大量海外矿权的资源型企业。到那时,就像现在的淡水河谷和力拓一样,我国钢企也可以直接向国内矿山企业采购铁矿,从而腾出精力做好自己最擅长的钢铁主业。

来源:中国工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