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企稳回升势头明显,生产增速持续加快,经济效益稳步增长,12月单月出口增速由负转正,但也需要理性看待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反弹,新订单增长大幅降低、应收账款居高不下、部分重点产品的产量增幅明显回落、以及产能过剩问题都将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全面复苏带来不确定性。
基本情况
1.工业增加值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2009年,我国装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比前三季度加快2.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加快4个百分点。其中,12月增长22.8%,从2009年5月开始至2009年12月,连续8个月保持单月增速两位数增长。
2.利润大幅增长,保持两位数的增速
作为装备制造业最主要组成部分,机械工业的经济效益已大为好转,2009年1~11月,机械工业实现利润5816亿元,同比增长22.81%,1~8月累计实现利润同比增长..83%,而当年1~2月的数据为同比下降25.81%,1~5月同比下降7.73%。
3.出口额降幅略有收窄,12月单月出口增速由负转正
2009年1~12月,我国机械产品出口额1958.24亿美元,同比下降19.25%,与前8月的累计降幅24.71%相比已收窄5.46个百分点。12月,我国机械产品单月出口额同比增长12.49%,出口单月增速首次由负转正。
4.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较年初增速减缓
2009年1~11月,机械工业自年初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30.82亿元,同比增长38.39%,增速比前10月回落1.3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步减缓。
主要问题
1.新订单增长大幅降低,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在外部环境方面,企业明显力不从心,虽也加大清欠力度,而2009年1~11月应收账款仍同比增长18.19%,大大高于同期产销增幅,这说明企业外部环境确实仍然相当严峻。据对重点联系的机械企业的抽样调查,2009年1~11月新增订单同比增长13.64%,远低于前几年同期新订单30%左右的增幅。
2.理性看待机械行业的快速反弹
机械行业快速反弹的原因:一是机械行业中的非汽车类机械增长低于全行业增速。2009年1~11月汽车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量、利润总额增量占机械工业全行业43.5%和62.2%。扣除汽车行业后,非汽车类机械行业2009年1~11月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利润总额仅增长10.98%和11.87%。二是与增值税转型政策效果显现有关。2009年1~11月机械工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30亿元,其中设备投资占43.39%,约为5610亿元,估计因执行增值税转型的政策全行业受惠而增加利润400亿元左右,带动利润增长6到7个百分点。
3.部分重点产品的产量增幅明显回落
2009年1~11月,发电设备产量同比下降近20%,其中火电机组下降更大;数控机床下降3%,金属冶炼设备下降11%,轧机下降12%,泵下降2.4%、风机微增1%、加氢反应器下降近80%、塑料机械下降20%、内燃叉车下降17%、装载机下降18%、复印机下降45%、紧固件下降13%。
4.警惕工程机械、大型自由锻压机行业的结构性产能过剩
目前,全球工程机械业有较好复苏势头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中国、印度、南美和中东,而日本和西欧的市场需求量只有原来的50%。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像美国卡特彼勒、日本小松这样的世界工程机械巨头陆续把生产重点转移到中国,产品覆盖高、中、低全部档次。国内企业纷纷扩大生产线,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排名前6名的企业,都已把主要产品延伸到全系列产品,这其中低水平、低价格进入者居多,行业技术水平并未提高。从我国行业产品结构来看,装载机、铲车市场饱和度已经很高,而在高端附加值更高的领域,如挖掘机市场80%份额被外资把握。过多厂家集中于低端领域,同质化产品过多,总体上会摊薄整个行业的利润率,按目前的发展势头,行业产能过剩会更加明显。此外,我国大型自由锻压机发展结构性的产能过剩。
对策及建议
1.对影响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潜在风险做好积极准备,统筹兼顾、内外市场并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9年12月我国机械工业出口额累计降幅仍保持20%左右,同时应收账款增多、新订单下降,这都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恢复和发展带来风险,因此,应千方百计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也应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引导企业采用各种金融保险工具防范或转移潜在的坏账风险。同时,也要着力拓展国内市场,大力发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联的装备制造,使其成为新的增长点。
2.把产业结构调整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合理引导产业发展,避免盲目扩张导致的产能过剩
高度重视电工电气行业结构调整,特别重视引导风电产业有序发展;大力强化基础配套能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引导大型自由锻压机产业合理发展,加快关键工艺技术攻关,促进已建项目高端锻件产能的发挥;加快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专项要以淘汰落后、压缩过剩产能为导向,大力发展符合节能减排要求、产业政策、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努力提高高端装备的自给率,坚决遏制低水平的规模扩张,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高污染、严重消耗资源的落后产品。
3.促进装备制造大企业集团和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架构
要按照“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原则,一方面,鼓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形成主机生产企业由单机制造为主向系统集成为主转变,加快发展一批拥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机械企业集团,进一步提升机械工业的集中度。另一方面,要支持发展以专业化和规模化见长,充分体现“专、特、精、新”优势的关键零部件和基础件的“小巨人”型企业。不断地促进大企业集团和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地健全产业配套体系,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架构。(详情请咨询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http://www.cacs.gov.cn)
来源:国际商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