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将在2010年迎来“拐点”的说法,近来在业内盛传。
一方面,近年来随着行业复苏进程加快,白酒企业纷纷圈地扩张,导致产能过剩;另一方面,白酒企业纷纷加大市场扩张,这很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因此,很多业内人士认为,2010年是白酒行业经济高速发展的转折年,这一年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进行经济结构性调整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中国白酒行业出现拐点,是中国宏观经济从规模性向结构性调整过程中的必然趋势,而中国白酒企业“资本市场化”过热的行为,也加快了中国白酒拐点期的到来。
盲目扩张易致“大企业病”
1998~2008年的十年,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十年。股市、房地产以及CPI指数,这三个衡量经济发展最为核心的指标,在这十年中,都呈现爆破性增长,这大大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而白酒行业是一个很受宏观经济直接影响的产业,飞速发展的宏观经济给中国白酒带来了三方面影响:一是带动白酒产业的飞速发展,白酒企业一片红;二是白酒企业产品结构不断提升,纷纷向上延伸,推出高端产品或提高价格;三是资本市场热钱不断地流向白酒行业,搅动白酒行业,资本非理性的推波助澜加快了白酒行业的市场变局。
中国白酒行业的竞争门槛会在资本扩张中变得越来越高,后来者将很难居上,这也增加了持续扩张的企业的市场成本。“大一统”的市场扩张行为将会导致大企业病的出现,进而会影响到企业的现金流,最终导致市场出现问题。
步子拉得太大,速度跑得太快,这将使得白酒行业出现结构性战略偏失的问题。
2000年以来,中国白酒在经历痛苦转型之后,走上了快速恢复发展轨道,其背景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茅五剑”等一线名酒飞速发展,洋河、河套等二线名酒集体复苏,太白酒、迎驾贡酒等区域品牌活力再现。中国白酒行业呈现出一片大好前途的景象,这种景象不但激发了白酒企业家的信心与激情,也引来无数“资本”对白酒行业这块肥肉的垂涎。
由此出现的“中国白酒复苏论”考验着众多白酒企业的理性战略思考能力。很多白酒企业都发出了要在三五年内冲击中国白酒百强、十强、三强的战略目标,并为此进行了大规模的市场扩张、产能扩大行为。稻花香集团就提出十年“打造中国白酒航母,进军全国白酒前三强”的目标,并收购重组了关公坊酒、昭君酒、屈原酒、楚瓶贡酒,实施规模化扩张;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也启动了“百亿西凤”、进军中国白酒行业前四强的发展战略;郎酒也在通过群狼战术,力争用8~10年时间将郎酒打造成行业领袖之一。
近十年来,白酒行业最为耀眼的现象就是“资本进入白酒”,收购重组成了中国白酒复苏的主流声音。资本进入白酒,一方面加快了中国白酒的市场复苏步伐;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白酒行业危机的出现。万基收购孔府家;宝光蛇吞象,入主郎酒;辅仁药业收购宋河;浙江宇宙收购安徽老明光;浙江嘉得莱入主安徽沙河王;天龙集团收购湖北黄鹤楼;凯乐科技入主湖北黄山头;白云边也有资本的影子……所有这些都已经超出了维护白酒这个传统行业稳定性的范围。
值得关注的是,资本的逐利性,也决定了其不会长期关注一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必将引发白酒行业发展危机。从万基兵败孔府家,嘉得莱败走沙河王等实例中,都能看到白酒行业在资本非理性操纵下的不健康发展迹象。
需求增速放缓加速变局
从宏观产业政策上看,国家将会在“产业政策上对白酒行业进行结构性限制”。白酒是一个粮食消耗性产业,且与国家倡导的环境保护政策不尽吻合。国家将会从事关国计民生的层面上进行产业结构性整合,积极推动黄酒、果酒以及葡萄酒产业发展;优化白酒产业结构,进行资源重新配置,鼓励大中型白酒企业发展,这对大多数中小白酒企业将会是致命一击。
此外,国家对“酒驾”约束力度的增加,以及政府精简接待经费等,都使得白酒这一交际功能性强的产品受到不小的冲击与影响。目前,很多地方政府都在下禁酒令,国家也明令下文规定政府招待标准。因此,中高端白酒的未来市场容量将受影响。而这一现实反驳了近十年白酒行业倡导的“向中高端延伸是白酒行业发展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理念。
此外,消费习惯的升级以及消费者行为的改变,也直接影响着中国白酒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方面,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已经从“大吃大喝”逐渐转变为“吃好点,喝少点”。低度化应该是顺应消费潮流方向之一,在未来,啤酒、葡萄酒、保健酒以及黄酒产业的快速发展将成为不可阻挡的消费潮流。从这个层面上看,中国白酒行业在未来出现适度下滑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对于中国白酒企业来说,只有重新审视消费文化的改变,重塑产品内涵,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中国白酒市场的萎缩。
根据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CIADE)方面提供的信息,从今年的展商比例和数量上,已经显示出白酒行业的老大地位逐渐滑落的迹象。白酒行业出现“拐点期”似乎是产业十年发展的必然趋势与走向。自1998年到2008年的十年以来,中国白酒经历了从阵痛期、恢复期,再到膨胀发展期之后,希望通过拐点的出现,中国白酒行业从此进入平稳发展期。
来源:中国工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