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提速和相关技术进步的加快,中国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高铁”)正处在飞速发展的时期。从2008年8月1日起,我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号称“贴地飞行”的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到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时速350公里、全长1068.6公里的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正式运营……中国,已走进高铁时代!
据了解,根据铁道部的规划,未来3年内,中国将建成“四纵四横”42条高铁客运专线,总里程达到1.3万公里。到2020年,中国高铁里程将达到1.6万公里。按照每公里综合耗资1亿元计算,中国高铁耗资将超过1.6万亿元,带动的产业链投资保守估计将超过2万亿元。有关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高铁发展将带动铁路基建、动车组、铁路信号、铁路配件、钢铁、水泥等众多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钢铁行业,将在这根链条上获得直接和间接的双重收益。
直接在满足高铁用钢需求中受益
据有关专家介绍,高铁建设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是集钢铁、机械加工、车辆制造、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电力牵引技术等学科的成果。高铁用钢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钢轨、道叉用钢,二是机车车辆用钢,三是铁路桥梁用钢。其中,车轮、轮箍、侧架、摇枕、车轴和轴承用钢要求钢材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纯净度、高耐磨性和高加工精度。高速铁路桥梁采用高强度、良好耐腐蚀性能的桥梁板,所用的H型钢部件采用中厚钢板、工字钢和角钢铆焊而成。高铁建设的快速发展直接带动了以上钢种的需求。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攀钢、鞍钢、包钢、武钢等钢铁企业解决了高铁用钢轨、道岔的国产化问题,马钢正在加快解决高速车轮用钢的国产化问题。但有关专家指出,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使高速铁路车辆和线路所用的钢铁部件国产化,如何保证国产钢轨性能和质量的稳定性,仍是目前要解决的问题。
间接在内需和外需中受益
内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铁发展对相关地区经济发展格局产生的冲击力,二是钢铁下游机械制造业的需求。
我国高铁“四纵四横”的布局涵盖了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发达、活跃地区。这些地区的通过高铁构建快速交通圈,能够对区域内经济发展格局,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等运行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高铁建设的装备需求直接拉动机械制造行业,尤其是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在高铁建设中,滑膜摊铺机、大容量混凝土搅拌站、砂浆泵、混凝土泵车、大吨位单钢轮压路机和大吨位架桥机等都是施工中的常用设备。2009年,我国工程机械需求增长了30%,为其是提供制造母机的机床制造业也因此获得了需求增长20%的机遇。其中,工程机械制造业消费钢材约450万吨,主要品种包括热轧板、中厚板、优质棒材、钢管、种类型钢等,其中板材以16mm品种为主,各种级别的低碳合金高强度钢板的需求量较大;另外,还有少量的工程机械耐磨材料,如铲刃、履带板、驱动轮等用钢。机械制造业是仅次于建筑业的第二大用钢大户,高铁建设以新的方式间接拓展了机械用钢需求的增长空间。
在外需方面,资料显示,包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均提出了借鉴或引进中国高铁的意向。铁道部已经成立了中美、中俄、中巴等多个境外合作项目协调组,组织国内有关企业开拓境外铁路工程承包和装备出口市场,这将为中国钢铁产品拓展一片新市场、新领域。
相关链接 我国拟建3条国际高速铁路
据有关报道,中国提出了一项新的庞大的高速铁路“国际”计划,即将建设的中国的高速铁路与周边邻国连结起来。该报道说,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表示:“中国计划将在国内建设的高铁网延伸到俄罗斯、中亚以及东亚17个国家。中国已经有3项高铁计划提交给这些国家。”
这3条国际高速铁路中,第一条是中国直通欧洲的线路:从乌鲁木齐出发,经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然后与德国的高速铁路连通;第二条是中国与东南亚间的线路,从昆明出发,经越南、缅甸、马来西亚,直至新加坡;第三条是中国与俄罗斯和欧洲的线路,从黑龙江出发,经过俄罗斯国内,然后与欧洲相连接。
该报道称,中国目前已就此项目开始与周边相关国家进行技术协商。很多国家对中国提出的高速铁路线建设项目表示积极的态度,希望中国能够提供融资、相关装备设备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援帮助。王梦恕表示,中国与周边邻国之间的3条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将在2025年前后建成通车。
国外业界对此认为,中国提出的上述3条国际高速铁路计划如得以实现,将为中国的高速铁路装备、设备、技术和建设施工等相关行业企业带来市场机遇。
据悉,中国铁路今年来“走出去”的一个重点项目是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在委内瑞拉总承包的铁路建设工程项目,其总造价为75亿美元,现已开工建设;从设计、建设施工、整套装备供货、机车车辆购置和人员培训等,直至初期运营,所需要的铁路物资包括钢轨等钢材全部从我国国内采购,将于2012年底竣工。此外,我国企业将参与巴西的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的竞标。
来源:中国冶金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