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输出产品到输出产能,中国钢企海外加速设厂


作者:张龙    时间:2010-05-12





  在今年国内钢铁产能过剩、铁矿石谈判形势不容乐观的大背景下,中国的钢铁企业开始在海外设厂,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近日,记者从武钢集团获悉,武钢将与巴西EBX集团合资50亿美元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州阿苏港Acu工业区共同建设一家钢铁厂,武钢集团将拥有该钢铁厂70%的股份,EBX主席艾基·巴特斯达EikeBatista旗下的物流企业LLX将持有其余30%的股份;该钢厂计划3年后建成投产。武钢股份也发布了相关公告。


  武钢总经理邓崎琳表示,武钢在巴西建厂,是响应政府将过剩钢铁产能转移到海外去的号召。中国钢铁工业基础雄厚,设计、投资、制造、生产几百万吨的钢铁厂是没有问题的。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官员熊必琳曾表示,鼓励有条件的钢厂及有色金属企业在海外设厂。熊必琳称,结合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转移产能,参与国际竞争。


  今年中国的钢铁产能规模至少将在5亿吨以上,国家出台的《钢铁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要限制产能,防城港项目和湛江项目未被批准便是明证。而进口铁矿石的价格不断升高,令钢企难以承受成本压力。我的钢铁网分析师曾节胜认为,内忧外患之下,将产能释放到国外,一方面有助于缓解产能过剩的压力,另一方面有利于解决进口铁矿石难题。


  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联合


  曾节胜表示,该项目可以视为钢铁业上下游两个大国间的首次联合。中国是最大钢铁生产国和最大铁矿石进口国,巴西则是最大铁矿石出口国,两国既有互补性,又有着难以弥合的矛盾,每年的铁矿石谈判都令双方伤透脑筋。


  武钢相关负责人认为,巴西期望与武钢合资建厂,主要看中了中国的资金、技术和管理能力。对武钢来讲,EBX集团拥有矿石资源,钢厂就在矿山附近,可免去运输成本,同时巴西又有市场需求,所以在巴西建厂是“双赢”。


  武钢在巴西的这家钢厂预期年产能为500万吨。50亿美元的投资金额,是中国企业在巴西最大一笔投资,也将成为中国在海外兴建的最大规模钢厂。


  武钢方面表示,武钢在巴西注册了一家名为“武钢巴西冶金投资有限公司”。新注册公司除了要负责运营武钢在巴西的矿山项目,还要负责巴西钢厂的建设。合资钢厂原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但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建设时间表,但武钢已派人员参与钢厂前期工作。


  据了解,巴西人非常希望通过建设一个生产钢板的钢铁厂,拉动巴西东北部地区的经济和发展。此次武钢的合资项目,有望在当地创造2万个工作机会。在双方签约仪式上,EBX集团主席艾克·巴蒂斯塔证实,这是巴西史上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而里约州能源与工业部部长朱利奥亲自出席,已显示州政府对武钢新厂的重视。


  武钢2009年产量3034万吨,国内排名第三。邓崎琳认为,“走出去”是武钢未来发展战略的核心。第一次在海外建厂,没有先例借鉴,武钢将学习巴西法律、法规,遵守国际经济准则和惯例,为持续开拓赢得实战技巧。


  业内人士分析,此时建厂成本相对合算,是出手的好时机。金融危机之后,海外建设成本明显较过往减少。按照钢铁行业的投资规模,建500万吨钢厂,投资约在80亿美元左右。由于巴西钢铁产业不发达,平均每月全境粗钢产量不到200万吨。武钢在巴西设厂,成本上节约了至少30亿美元,还能带动巴西钢铁产业的发展,巴西政府方面积极的态度说明了这一问题。


  产能集体出海


  在海外建厂方面,中国的中小钢厂成功率远高于大中型钢厂。


  圣力福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将其钢铁产能的1/4放到了越南。这家公司在越南的钢厂的产品主要是钢坯。放在国内,其年产量并不算高,只有60万吨。但圣力在越南获得了税收、土地等多项优惠政策,因为投产后它将成为越南当地较大的钢铁企业之一。


  圣力并未不是个案,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福建省已经有包括圣力在内的4家钢铁企业开始在也门、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投资设厂,总投资额达4000多万美元。这4家企业在海外可形成160多万吨钢材年生产能力、几亿美元的收入。中国钢铁产业政策日益严厉,钢铁产能过剩压力之下,圣力这样的民营资本只能冀望于海外新兴市场。


  大中型钢厂并未放弃海外建厂的计划。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全球钢铁生产商大幅削减产能,迫使宝钢在2009年年初提出取消巴西建厂项目,并对宝钢维多利亚钢铁公司进行了清算。不过,宝钢并未放弃海外建厂计划。“宝钢在海外建立钢铁生产基地,有一种想法是结合下游‘走出去’。比如中石油、家电企业‘走出去’后,我们从加工配送服务开始,逐步到建设钢铁生产基地。”宝钢集团规划总监吴军表示,海外建厂可以参股,逐步积累经验、熟悉法律知识。


  资料显示,目前,武钢已分别在日本、德国、澳洲、印度、美国等国设立了8家分公司。根据计划,到2010年,武钢在海外设立的分公司将达到10至12家。据了解,这些钢厂的技术和设备基本都来自中国,产品销售则针对当地。而以往则是从中国出口海外。


  “事实上,仅仅去铁矿石产地购买矿山,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中国钢厂的需求,去印度、越南和巴西等铁矿石产地开设钢厂,使用中国国内的技术和设备投资钢铁生产线,并直接把产品销往海外是中国钢企扩大产能的新举措。”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一位官员表示。


  海外建厂应考虑市场因素


  “国内钢企普遍把钢厂建在铁矿石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没有考虑这个国家对钢材产品需求如何,很有可能会出现有资源,无市场的情况。”曾节胜说。


  武钢在巴西建厂的计划,有反对者认为,钢铁产业的历史表明,仅有铁矿石无法保证成功。例如和巴西相似的澳大利亚虽然铁矿石和焦炭都十分丰富,却未能像缺乏原材料的日本、韩国那样拥有强大的钢铁产业。


  根据巴西钢铁协会的数据,巴西2009年粗钢产量2650万吨,消费量只有1880万吨。


  曾担任全球最大矿业公司澳大利亚必和必拓中国总裁的戴坚定表示,钢铁企业必须建设“在市场之内”,否则会因缺乏经济竞争力而失败。2002年,必和必拓决定将旗下钢铁产业出售,就是经过多年尝试失败后的断腕之举。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钢铁行业人士表示,“中国钢铁制造业产能向外转移需要的时间将会很长。在此之前,中国钢铁企业应考虑满足新兴经济体长材需求增长的要求,在当地投资或合资建长材生产线,而这恰恰是大多数中国钢铁企业的长项。建厂选址要考虑的不仅是资源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建在市场需求旺盛的地方。”


  上述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看来,中国钢铁企业海外建厂都是获取铁矿石资源的一个附加条件。此外,还需要建立基础设施、码头等,从投资效益来看,需要谨慎对待。 □本报记者张龙/文

来源:中国企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