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增长支撑,能源需求刚性不减


时间:2010-05-24





  随着我国经济企稳向好的态势进一步稳固,预计今年二季度乃至上半年宏观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内外需持续恢复,将对能源需求形成有力支撑。


  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了一季度能源经济形势发布会,综合司司长周喜安分析了一季度供需情况,并对二季度能源形势作出了预测: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等行业快速增长的动力依旧,尽管二季度是全年用电淡季,但因存在刚性需求,预计全社会用电量仍将保持高位,工业强劲走势将支撑着二季度能源的刚性需求。


  一季度供需总体平衡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延续了去年以来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能源经济也持续稳定复苏。


  尽管受到极端天气影响,年初部分地区、部分时段出现供需偏紧状况,总体上看,全国能源供应相对宽松,价格基本稳定,同时能源结构调整继续推进,科技创新和装备自主化步伐加快,国际互利合作稳步开展。从各项指标看,能源供需从年初偏紧逐渐恢复至总体平衡,主要能源品种需求继续回升,能源供应总体平衡有余。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电力需求持续旺盛。其中,占全社会用电量72.6%的工业一季度用电量70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6%,增速提高36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6%,是带动全社会用电恢复增长的主要力量。


  从分行业看,钢铁、化工、建材、有色四大行业合计用电量31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9%,增速比全国用电平均增速高9.7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达42.4%。一季度同比增速较高与去年一季度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基数较低有关,与2008年一季度相比,增速为19%,为历年同期季度最高用电量,说明宏观经济回升的好势头进一步发展。


  另外,一季度煤炭需求高位趋稳。全国生铁、粗钢、钢材、水泥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1.7%、24.5%、28.6%、20.3%,拉动煤炭需求快速增长。成品油消费稳中有升。全国成品油销售量同比增长24.3%,其中3月份比2月份增长31.2%。从供应方面看,电力供应能力充足,成品油供过于求态势明显,煤炭供需总体平衡。


  二季度刚性需求不减


  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周喜安表示,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仍较脆弱,但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不会停滞,今年以来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的态势日渐明朗,一些国际组织也先后调高了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同时,国内将加强对信贷投放过快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行业的风险监控,国际大宗资源类商品价格上涨使我国面临输入型通货膨胀的风险增加。但从目前看,我国经济企稳向好的基础继续充实,预计二季度乃至上半年宏观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内外需持续恢复,将对能源需求形成有力支撑。


  煤炭——淡季不淡。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保持较高增幅,对上游行业的拉动作用日渐显现,预计二季度全国电力、钢铁、建材、有色行业的产品产量仍将保持增长,直接拉动全社会煤炭需求。如西南地区旱情持续至5月中旬,水电出力仍将受到制约,当地电煤需求将较同期增加。尽管二季度是煤炭消费淡季,但煤炭需求将呈淡季不淡的特点。今年由于接连发生安全事故,下一阶段主产省煤矿安全监管力度将加大,煤炭生产进度将更加理性。同时,河南等产煤大省今年全面开展煤炭资源整合,山西整合后的煤炭产量下半年集中释放,预计二季度全国煤炭产量环比增速将有所回落。此外,随着新财年国际煤炭贸易合同生效,近期国际煤价及海运价已开始上扬,煤炭进口优势减弱,预计从4月份开始煤炭进口将有所减少。

电力——需求刚性。从去年开始,国内经济企稳回升依靠的主要是第二产业,目前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等行业快速增长的动力依旧,今年以来西北、华北、华中等地高耗能行业用电增幅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二季度全国从南到北陆续开始春耕生产,加之西南抗旱等,农业和农村生产用电也将增加。尽管二季度是全年用电淡季,但因存在刚性需求,预计全社会用电量仍将保持高位。但考虑到去年同期电力市场已开始恢复,基数相对较高,与一季度相比,预计二季度用电增幅将有所回落,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有余。

  成品油——继续增长。二季度随着经济持续回暖、工业生产加速、交通运输持续复苏,以及沿海渔业生产进入旺季,“三夏”农业用油陆续展开等,柴油将进入季节性需求高峰。天气转暖,车辆出行率将逐步回升,年初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为后期汽油需求提供了支撑;随着夏季的到来,汽车空调用油也将逐步增加。二季度航空运输旺季来临,国内机场新建、扩建和世博会开幕等因素,将推动煤油需求继续保持增长。预计二季度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为5470万~5570万吨,同比增长5%左右。去年以来国内新增炼油能力较多,开工率将保持较高水平,预计二季度成品油产量将继续稳定增长,库存持续高位,市场供应总体宽松。

来源:中国工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