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产业步入新阶段,提质降耗任务艰巨


作者:鲁瑾 李清岩    时间:2010-05-25





  经历了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的光伏产业和多晶硅产业在2009年走出低谷。尽管多晶硅价格经历了大起大落,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中国多晶硅产业仍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年产量突破2万吨,中国已步入多晶硅生产大国的行列。然而,必须意识到,产能的扩张并不意味着竞争力的提升,中国多晶硅企业在节能降耗、环保安全、综合利用、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等方面将面临新的考验。


  多晶硅产能释放新能源政策推市场增长


  光伏发电是构建可持续发展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由于全球性的“能源危机”、温室效应以及环保等压力,促使世界各国致力于发展无污染可再生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国际、国内太阳能电池产业迅速增长,对多晶硅的需求量急增,推动了多晶硅产业的快速发展。2008年~2009年,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光伏市场有较大的影响,但是全球太阳能电池产业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2008年全年太阳能电池出货量达到7.9GW,比2007年增长97.5%;2009年全球产量已经超过10GW,同比增长35%。其中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4GW,占全球总产量的40%。


  受政策驱动,2009年中国光伏安装量超过了历年累计安装量,而预计到2020年,我国太阳能发电将达到20GW~30GW。要实现2020年规划总目标,我国可再生能源总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国内光伏市场如若启动,将迎来我国光伏及多晶硅行业发展的新高潮与新一轮市场需求的增长,新的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国内外太阳能电池爆炸式的增长也极大地激发了我国多晶硅产业的发展热潮。在短短两三年内,国内多晶硅的投产企业由2006年的两家发展至2009年的20多家,年产量也从两三百吨发展至两万吨,使得我国光伏产业原材料的自给率由几乎为零提高至50%左右,为我国光伏产业摆脱对外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9年中国多晶硅产量达20357吨,销售收入近90亿元。2009年产量排在前几位的企业主要有江苏中能、洛阳中硅、大全新材料、四川新光等。虽然国内投产企业已经较多,但产能比较集中,其中国内多晶硅前十位企业的产量占总产量的87%。


  据统计,到2009年底,我国多晶硅已建成项目的设计总产能为4.4万吨,在建项目的设计产能为6.8万吨,合计约11.2万吨。国内多晶硅项目产能增长快速。


  技术快速演进创新能力决定核心竞争力


  从生产技术水平上,我国多晶硅产业用了几年时间从百吨级落后水平跨入万吨级规模化生产阶段。我国骨干多晶硅企业近几年通过自主研发、系统集成创新、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等方式,经过生产实践积累,已基本掌握改良西门子法千吨级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但我国的多晶硅产业仍属新兴产业,千吨级规模生产技术刚刚起步,在技术的成熟度、生产成本、综合利用、管理经验等各方面与国际成熟的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提质降耗”的任务还很艰巨,各技术环节如提纯、降耗、综合利用等尚需优化。提高我国企业的总体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还必须做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节能降耗、提高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


  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多晶硅在能耗水平和产品质量上都有待提升。目前国内主要多晶硅生产企业的综合电耗普遍在180kWhkg·Si~220kWh/kg·Si;而据国外报道的资料,国外先进多晶硅生产企业的综合电耗多在160kWh/kg·Si以内。而电价、系统的稳定运行能力等方面的差距,也使得国内大多数晶硅企业的生产成本普遍高于国外先进企业水平。


  产品质量也有较大差距。国内已生产的多晶硅产品大多为太阳能级的2、3级产品,还不能规模供应满足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要求用的多晶硅产品。


  二是必须重视环境保护,提升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水平。


  目前国内多数项目的环保指标满足环评要求,已投产和在建的多晶硅企业都具有县级以上环保审批许可。而且国内大多数多晶硅企业对四氯化硅综合利用更加重视,千吨级以上项目大多配有四氯化硅氢化装置以及氯化氢、氢气回收系统,副产物的回收率也普遍在95%以上。我国多晶硅生产企业在引进吸收、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摸索适合各企业特点的四氯化硅氢化技术,使四氯化硅转化成三氯氢硅循环利用,生产多晶硅。但与国外公司相比还有差距,我国多晶硅企业都是单独建厂“各立门户”,废物不能自行完全循环利用,必须自行处理。我国目前多晶硅生产的副产业综合利用技术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综合回收副产品趋同,效益不高。在利用副产物制备高附加值产品如有机硅系列产品、高档气相白炭黑、石英玻璃、氯化钙、氯化钠等技术方面仍未全面掌握,因此必须加快技术研发,寻求实现资源相互利用、节能减排、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新模式。(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 鲁瑾 李清岩)

来源:中国电子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