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暴利税”倒逼中国钢铁行业整合


作者:高楠    时间:2010-05-27





  本月初,澳大利亚政府宣布,拟改革目前各州政府的“特许开采税”,推出税率高达40%的“资源租赁税”。

澳大利亚政府剪羊毛 中国钢企受牵联

  根据澳方计划,“资源租赁税”将从2012年7月1日起开始征收,包括必和必拓、力拓在内的资源企业,其开采不可再生资源所获利润的40%,将作为税收予以上缴,如果算上企业税、提炼成本及资本投资回收,资源类企业的法定税率总计将高达约57%。目前澳大利亚各州政府征收的特许开采税税率仅约为3.5%。显然此次改革将使必和必拓、力拓等大型矿业公司受到较大冲击。在过去10年间,澳大利亚矿业利润飙升800亿澳元,而同期政府矿业税收仅增加90亿澳元。

  2009年年底,澳大利亚国库部秘书长肯·亨利向政府提交了一份税务评估报告和改革建议,他表示,这将为澳大利亚政府每年增加数十亿澳元的税收。此后4个月,“资源租赁税”的推出一直处于酝酿阶段,因其将在很大程度上触动澳大利亚矿业公司和各州政府的利益而引起广泛争议。虽然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和力拓都已对调高资源税表示反对,澳大利亚外长史密斯表示,加征该税项并不会向外界预估的那样,打击澳大利亚资源行业的投资热情,正如对澳大利亚海上石油生产商开征的税项一样,尚未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其实比“两拓”更担忧的应该是中国钢铁业。众所周知,我国钢铁企业对铁矿石进口依赖程度去年达62.3%,今年1~3月,铁矿石进口约1.55亿吨,其中澳大利亚矿石占41.65%。由此可见,“两拓”在中国铁矿石进口价格方面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早在此消息传出之初,就有迹象表明,矿产企业将继续通过提高铁矿石价格的方法来平抑自身损失。如果澳洲进口到国内的铁矿石价格继续上涨,钢厂成本的大幅上升可想而知。

  目前,国内各大钢厂为确保生产,均已按照三大矿商的临时价格采购铁矿石。尽管各个钢厂和三大矿商的结算期限不同,但相同的是已经大幅上涨的铁矿石价格既成事实。面对着已经快速上涨的铁矿石,众多钢企开始采取减产措施以应对亏损的惨状。尽管今年一季度以来,随着全球整体经济形势的好转,中国钢铁业呈现良好复苏态势,但鉴于长期产能过剩的压力,整体行业利润率仍偏低,目前只有3.25%。

  此前,曾有业内分析师对国内铁矿石进口依赖度日趋升高发出预警,他们认为在三大矿业巨头推翻“长协定价机制”后,包括海运铁矿石和焦炭在内的成本上涨,使得中国钢企生存压力日益艰难。而面对澳大利亚近日出台的“资源税”征收方案,钢铁业再次成本上升的事实定会向下游产业链条转移,将影响用钢大户的直接市场价格,而传导机制的最终作用原理必会反映在消费者层面,加大通胀发生的可能。同时,迫于行业生存和竞争的压力,国内众多钢铁企业或将面临重新洗牌、整合之势。通常情况下,中小钢铁企业的资金周转和回款率是困扰企业主的最大难题,当税负负担加重时,这些企业可能会因一时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破产;对于大型国有钢企而言,政府此时定会出手搭救,一系列扶持和重振的救市计划呼之欲出。由此引发的中国新一轮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恐将登场。

避免被“卡脖子” 自我淘汰求生存

  面对成本压力,部分钢厂已经做好了减产准备,同时纷纷开始通过各种途径降低自身所面临的压力。进口矿石价格的上涨,使钢厂开始纷纷降低外矿在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其空缺部分则由内矿进行弥补。早在外矿价格相对较低之时,外矿能占到所用全部矿石的70%,目前这个比例目前已降至50%,外矿比重的大幅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中国钢厂的原料成本压力。但是由于国内矿石的品位远低于外矿,内矿所占比例的加大导致冶炼环节中的其他成本快速上升,所以现在看来,用国内低品位矿取代国外矿石,只是权宜之计。

  分析师认为,要想在根本上解决被三大矿山“卡脖子”的状况,我们首先要解决的还是产能过剩的问题,从根本上淘汰落后产能,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压缩产能。其次就是改进生产工艺,加大废钢在冶炼中所占的比例,“炼钢用废钢”,这在节省原料的同时减少了空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并缓解了由原料价格上涨带来的供求矛盾。目前,美国和欧盟部分钢铁工业原料中废钢所占的比例超过50%,其余才是铁矿石,而中国这一比例仅有14%。此外,就是加大低品位铁矿的合理利用,强化冶炼技术开发能力,提高低品位矿石的利用效率,利用其替代性,从而降低钢厂的生产成本。

  在分析了生产环节的种种问题后,我们还是要把希望寄托于“中钢协”。这个代表了中国大多数钢铁企业的权威组织,尽管在过去几年的国际谈判中屡屡受挫,并未为中国钢企赢得丝毫实质性权益,但作为一国行业领头羊的权力代表,中钢协不应仅仅是制定矿石价格的“攻守同盟”。(高楠)

来源:中国经营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