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十条”的出台让中国楼市骤然降温,4月房价涨幅再攀新高,但已是强弩之末。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经济运行的各项数据指标,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2.8%%,创下自2005年房价实施月度统计以来的新高。同期,房地产开发投资、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均超过30%%。成交量的环比下滑则成为房价高企的另一个注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国十条”于4月中旬出台,后半月楼市进入观望状态,价格没怎么跌,但成交量下滑。随着政策进一步落实,“我们相信房地产价格,包括大家购房的预期都会有很大的变化”。显然,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国十条”正在逐步显现出其强大威力。但宏观经济的表现为房地产增添了更多的复杂性。CPI、PPI均创下新高,加息预期进一步增强,这对于已经通过差别化信贷政策收缩流动性的房地产而言无疑是“利空”消息。而同期公布的工业增加值和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或在放缓,这也预示着未来我国房地产将面临来自更多方面的考验。
四月房价的翘尾效应
“因为新政是在4月中旬出台的,所以4月的楼市数据应该分开来看。上半月房价延续了今年年初以来的高涨之势,并且局部区域涨得异常凶猛。新政一出,市场降温,但首先反映在成交量上,然后才是价格的调整。”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如此分析。
4月的房价数据更多地体现了新政出台的根本原因。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创12.8%的新高,其中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5.4%,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7.3%。在新建住宅销售价格70个样本城市中,海口(64.3%)、三亚(58.2%)、温州(26.1%)、金华(23.8%)、北京(21.5%)涨幅位列前五。
更值得注意的是销售面积与销售金额的变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4月份我国商品住宅的销售面积7249万平方米,环比3月减少180万平方米;销售额3846亿元,环比3月增加553亿元。一方面,销售面积减少而销售额增加,意味着单价提高;另一方面,销售面积的减少,也初步显现出新政的效应。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表示,“国十条”对于楼市无异于是一剂强力的退烧针,会导致将来,尤其是二三季度房地产市场出现明显调整。事实上,进入5月以来,新政的效果正在进一步显现。据深圳本地中介机构数据,5月3日~5月9日,深圳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均下降三成左右。北京5月上旬日均二手房成交量环比下跌超过五成。易居中国人士透露,目前京、沪、穗、深等一线城市的新盘成交量较新政前下降了60%以上。
“由于市场会存在一个博弈阶段,所以楼市的调整素来遵守先成交量后价格、先二手房再新盘,先一线城市后二三线城市的蔓延规律。但是本次新政较以往都更为严厉,我相信本轮调整蔓延的速度会更快。”上述易居中国人士说。
加息预期放大楼市“利空”
有业内人士将本次差别化信贷等“缩银根”的措施,比喻为房地产市场的一次“加息”,但现在来看,真正的加息似乎正在快步逼近。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4月份CPI延续一季度以来的稳步回升趋势,同比上涨2.8%%,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PPI则继续大幅攀升,同比上涨6.8%%,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对此,盛来运表示,目前CPI是结构性的上涨,全年涨幅控制在3%%以内是可能的,全年走势很可能前高后低。
但是,对于CPI、PPI分别创下近18个月、19个月的新高,专家学者普遍对于未来的通胀形势表示担忧。他们认为,目前来看,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信贷投放进行窗口指导等措施的效果已经显现,下半年除了继续动用数量型工具外,价格工具——汇率和利率的调整很可能在恰当的时机出现。
“预计央行将在6月份开始加息。”赵晓也认为未来通胀压力的确很大。
从宏观面来看,政府显然希望紧缩政策来拉长经济上升的周期。而无论是国际形势还是国内形势,都让加息变得更为迫切。一位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市场正处于胶着状态,一旦我国进入加息通道,楼市的资金使用成本将再度提高,对房地产会起到进一步调整的作用。
投资走势考验调控智慧
5月12日,4月宏观数据发布的第二天,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便表示,随着房地产新政以及欧洲债务危机的持续作用,相比通胀失控,“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更大”。事实上,作为我国经济支柱产业的房地产,其市场的调控往往受制于宏观经济的变动,而这也成为在当前“利空”预期下,房地产商眼中的“救命稻草”。
今年前4个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932亿元,同比增长36.2%。这背后除了当时对后市普遍的乐观预期外,还有银行资金的大力助推。今年前4个月房地产开发贷款为4552亿元,同比增长39.9%;个人按揭贷款为2955亿元,同比增长102.1%。
“国家调控房价,一些开发商则声称房价不会降,是因为他们的资金很充裕。”一位业内人士说。他认为,如果开发商缩减投资量,以目前的资金状况来说,坚持一年没有问题。
但现实问题是,目前房地产投资再度成为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巨大引擎。今年前4个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46743亿元,同比增长26.1%,相较3月份的26.4%有所收窄。而房地产投资增速超过固定资产投资10.1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扣除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的部分,基础设施投资的放缓速度更大。
由于对新政作用的预期,中金公司将今年的房地产投资增速预测从原先的22%下调至15%。事实上,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105.66,较3月回落0.23个百分点,虽然仍然处于景气区间,但这是自去年4月以来的首次回落,表现出强烈的调整信号。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先安测算,房地产投资下降1%%,会拉动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约0.24%%。这对于维护宏观经济回暖态势任务较为艰巨的下半年而言,房地产的调控智慧将面临更为复杂的考验。
对此,业界并不乏乐观态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指出,这一轮的经济上升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于房地产投资的,主要是“铁、公、基”项目的拉动,因此“即便房地产价格出现较大调整,对经济增速的影响也不会太过严重”。
“如果未来经济放缓,一种可能是,政府将放松或部分放松现有的房地产紧缩政策,需求和成交量回升带动房地产投资增长,但房地产市场可能又会进入新一轮的调控周期。另外一种可能是,在房地产之外寻找其他投资增长的机会,弥补房地产投资的不足,巩固房地产政策紧缩的成果。”花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公开撰文表示。
“本次房地产调控政策成功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房价是否能够回归到合理水平,还在于政府能否培育房地产之外的经济增长点,这样调控房价的措施才能具有持久效力。”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说道。
来源:中国建设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