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度,我国钢产量已达到了6.4亿吨的年产水平,4月份达到了6.74亿吨的年产水平,特别是4月下旬日产钢187万吨,相当于年产钢6.8亿吨的水平。如果按照这个水平计算,今年我国钢产量将增加7000万吨~1亿吨。”在5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对未来钢材需求预测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特别指出,“当前产量的快速增长对钢铁行业结构调整造成巨大的压力,钢铁行业须认识到当前宏观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应积极推动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变。”
未来需求难以支撑钢产量快速增长
在此次会议上,与会专家指出,在当前资源、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钢产量的快速增长将给行业自身发展和应对低碳挑战带来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当前宏观经济在回升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钢产量的快速增长也将加大钢铁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的风险。
从国际宏观经济形势看,美国、欧盟等国的经济数据表现趋好,世界经济呈现复苏势头,但发达国家失业率仍居高不下,近期希腊债务危机、西班牙债务危机也说明了当前世界经济仍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我国钢材的出口将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一方面,在当前全球经济尚未完全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情况下,贸易保护频发的现状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将持续对我国钢材出口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后,未来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将向着消除或者减少产生危机根源的方向发展。首先,发达国家将针对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采取增加储蓄、减少超前消费的措施,并加强对金融秩序的监管,抑制虚拟经济当中的过度杠杆化。其次,伴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减弱,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各国也将逐步采取退出措施,缩减公共开支,以减少债务。再其次,发达国家将着力解决其就业问题,通过发展实体经济,实施所谓的再工业化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以寻找其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措施都将对世界钢材需求产生影响。
而从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宏观政策导向的变化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对钢铁行业的需求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今年第一季度,我国煤炭产量增长了28%,粗钢增长了24.5%,水泥增长了20.8%,有色金属增长了36%,用电量增长了22%,才换来了第一季度GDP增长11.9%,单位GDP能耗却增长了3.2%。”与会专家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热”表示担忧。专家指出,我国经济的波动较大,政策导向短期效应明显,钢材需求调控的风险也比较大。
首先,我国4万亿元投资按计划将于今年结束,但实际完成投资估计要到明年。据专家介绍,4万亿元的投资将拉动近1.2亿吨钢材消费。如果按照3年完成投资,每年将拉动钢材消费4000万吨~6000万吨。而未来几年内,我国不会再有第二个为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而采取的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因此这4000万吨~6000万吨的钢材需求减量,对未来我国钢材需求的增长将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次,投资结构的变化也将对我国钢材需求产生影响。未来固定资产的大规模投资仍将是拉动我国钢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但专家也指出,在考虑国家投资对钢材需求的拉动作用时,不能简单地看亿元投资能拉动多少钢材消费,而要具体分析投资投向,投资结构的变化将对我国钢材消费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亿元铁路投资对钢材消耗的量最大,而未来我国铁路的投资强度肯定会有所减弱,因为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大量的铁路投资已经完成。今年前4个月,我国道路投资增长了56%,而铁路投资只增长了17%,可以看出铁路投资的增长已经开始逐渐放缓。
再其次,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角度来看,未来要实现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变,将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我国目前确定的 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钢材需求的拉动作用有限。专家分析,目前钢材需求最大的就是新能源产业,我国新能源产业规模2010年是9.1亿千瓦,2020年规划达到13.4亿千瓦,增加了4.3亿千瓦。其中对钢材需求具有拉动作用的主要有:超超临界火电机组,60万千瓦机组每1万千瓦将消耗钢材355吨,其中锅炉钢310吨、汽轮机用钢24吨、阀盖用钢21吨,而这些大都是特钢;核电每1万千瓦要消耗400吨钢材;风电每1万千瓦要消耗500吨钢材,其中风电消耗的钢材中有10%属于特钢。所以专家预测到未来我国电力消耗的钢材增量并不大,而这其中需求较多的都属于高品质的特钢。
从以上可以看出,钢材消费需求增长并不乐观,特别是在当前我国钢材产量如此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钢铁行业生产运营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而目前中国的资源也支撑不了这样的快速增长,其结果就是我们必须到世界上去用高价买资源,把自身改革开放的成果拱手送给了国外矿山企业。因此,钢铁企业必须积极转变发展方式。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