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减少铁矿石比例和增加废钢比重,减少一次能源的消耗,增加再生资源的利用,实现低碳排放,是实现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5月26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迟京东在2010中国废钢铁论坛暨废钢铁市场供需交流会上这样表示。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商务部、环保部、海关总署、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中国拆船协会的有关负责人和专家等,共同就如何建立与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相适应的废钢铁产业这一话题出谋划策。
专家认为,钢铁行业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消耗。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废钢铁为主要原料,以电力为能源的短流程(即电炉炼钢)在节能和减排方面的优势日益突出。据测算,与用铁矿石生产1吨钢相比,用废钢生产1吨钢可节约铁矿石1.3吨,能耗减少350千克标煤,减排二氧化碳1.4吨。
目前,全球年产钢量为12亿吨~13亿吨,其中有超过1/3是短流程生产出来的。然而,我国废钢资源不足、短流程生产成本仍相对较高等因素,制约着我国废钢铁产业的发展。据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统计,2000年~2009年,我国废钢铁年消耗量从2900万吨增长到8310万吨,增长近3倍,但废钢消费仍然仅占钢产量的不到1/5。
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认为,加快废钢资源循环利用,应朝着产业化、区域化、产品化的方向发展。产业化即实行废钢资源的社会化组织、回收、加工,区域化即优化废钢资源的物流网络、物流运输方式、物流运距和成本,产品化即实施废钢资源的分类管理、质量管理、标准管理。他建议,一是在未来钢铁工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重视发展短流程炼钢,对多利用废钢铁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鼓励多用废钢、少用生铁,鼓励多进口废钢,相应减少铁矿石进口。
二是加快废钢产业化进程,在一些先期建起来的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的基础上,做好产业聚集和区域化分工的规划。建议国家要支持废钢铁协会开展行业协调、统筹工作,对规范了的、达标的废钢加工配送企业给予适当的财税优惠,并在环保规范的前提下,适度放宽拆解的许可和进口废钢的许可。三是持续开展废钢铁资源的调查分析、预测研究。四是大力开发海外资源,大的废钢用户和废钢加工配送企业应该“走出去”,到废钢资源富裕的国家和地区,以合作或投资的方式,建立海外废钢收购加工企业。
迟京东指出,第一,应研究制订我国现代化钢铁循环利用战略规划,建立适应我国实际的现代化钢铁循环利用体系,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第二,应建立适应我国钢铁工业要求的废钢加工配送体系。鼓励有实力的投资主体在全国建立系统的废钢加工配送系统,集中采购、加工、分类、运输、配送,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提高废钢质量。鼓励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建立广泛战略合作,借鉴其先进技术和经验,建设现代化加工配送基地,稳定废钢来源,稳定市场。第三,发展与调整相结合,规范中国废钢市场,鼓励废钢企业战略合作,集约化经营。目前我国废钢市场无序的问题依然存在,进口市场也松散混乱。初步统计,全国有超过500家废钢进口企业。建议国家加强对进口废钢的宏观引导,鼓励企业开展战略合作,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如对内集约化回收、对外联合采购等。避免废钢加工配送出现类似于铁矿石市场的混乱局面。第四,实施废钢铁循环利用“走出去”战略,有效利用国内外两种废钢铁资源。应鼓励建立跨国废钢回收加工配送体系,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展废钢回收加工和配送建设。第五,提升我国钢铁循环利用的工艺装备和技术水平,提高废钢回收利用率。鼓励建设现代化、大型化废钢拆解、处理和加工工艺技术装备。
迟京东强调,钢铁产业应科学合理使用废钢。要正确认识资源情况与工艺选择的关系,废钢资源少不宜全面推广发展电炉炼钢,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高炉—转炉长流程仍是主流工艺,现阶段可通过在转炉冶炼工艺中增加废钢加入量等措施来提高废钢使用量,降低铁钢比,促进节能减排。
会上,与会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围绕废钢铁行业面临的问题和企业的呼声,进行了相关政策的讲解。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司负责人提出,加强废钢利用是促进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有关人士称,抓好废钢综合利用要多管齐下,建设稳固、健康的回收渠道,规范市场;建设稳定、监管有效的进口渠道;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发展电炉炼钢;调整结构,控制铁钢比;发展废钢铁利用设备;制订产业政策,推进立法和标准化;发挥好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
来源:中国冶金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