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成药对欧盟出口下滑的趋势出现转机,一季度对欧盟出口出现了恢复性增长:出口量为261吨,同比增加29%;出口额为322万美元,同比增长14%。
据了解,自2007年起,我国中成药对欧盟出口量增幅同比放缓;2009年,对欧盟出口922吨,同比下降17%,出口金额为1243万美元,同比减少23%。进入2010年以来,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逐步增加,我国中成药对欧盟出口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出口量、出口额同比双双增长。一季度我国对欧盟出口的中成药品种主要是“其他中式成药”、“含有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药品”和“清凉油”,分别占我国出口欧盟中成药数量的82%、13%和5%。出口欧盟的主要国家为英国、荷兰、罗马尼亚、德国和捷克。一季度荷兰和波兰从我国进口的中成药数量和金额也都大幅增加。
我国对欧盟中成药出口的主要地区为广东、北京、天津、山东和江苏。一季度对欧盟中成药出口量增长较快的是山东和黑龙江,出口量同比下降较快的是广东。国有和民营企业对欧盟中成药出口额同比增幅分别达到40%和35%,但三资企业出口同比下降了47%。一季度我国对欧盟出口中成药的主要企业有中国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安徽省徽商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仙乐制药有限公司,中化青岛实业有限公司,深圳三九中医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尽管一季度我国对欧盟出口中成药出现恢复性增长,但好景能否持续还未可知。这是因为,多年来我国中药产品大多是以食品、膳食补充剂的名义出口欧盟,这种状况目前仍然没有改变。而2004年3月颁布的《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指令》(以下简称《指令》)将于2011年3月开始实施,这是欧盟对于传统植物药(包括我国中药原料、中成药和植物提取物)注册管理的新规定。但是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中成药能以药品身份在欧盟国家销售。如果《指令》在明年3月得以严格执行,中成药就将不能再在有着广泛市场需求的欧盟国家销售。这不仅是我国中药企业的一大损失,也是对中药国际化的严峻考验。
来源:中国医药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