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价值回归,光伏行业景气持续高位运行


时间:2010-06-22





  自去年三季度开始,光伏需求开始上升,各大企业产能利用率提高,四季度更是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光伏企业毛利率向历史高点逼近。今年上半年市场需求仍然持续旺盛,光伏企业生产线超负荷运转,毛利率维持高位。由于意大利、捷克等国将于明年初下调FIT,加上日本、美国的市场将启动,下半年光伏需求量虽有所回落,但全年仍可保持高增长,预计全年光伏装机量将超过12GW,同比增速在70%以上。

  从已公布2010年一季报的光伏企业来看,其出货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3倍,反季节特点明显,毛利率也基本维持在2009年四季度之上,充分反映了目前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从各公司的全年出货量目标来看,天威英利为950-1000MW,常州天合、无锡尚德1250-1300MW,林洋新能源650MW。从全年来看,下半年光伏组件需求的紧迫性会放缓,但德国装机量的回落将由意大利、捷克、日本、美国以及新兴市场国家弥补。

  多晶硅短期供过于求局面难解

  从全球范围来看,多晶硅供过于求局面短期难以扭转。根据Solarbuzz的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球七大多晶硅厂商的产能已达到11.45万吨,同时国内已有产能达到4.4万吨,在建的有6万吨,共有10.4万吨。按照Isuppli估计的全年13.6GW的装机量,考虑库存以及在装电池的影响,全年光伏电池需求量在16GW左右,假设其中80%为晶体硅电池,按7.5g/w计算,共需多晶硅9.6万吨,全球总产能仍然过剩。考虑到各厂商的产能利用率以及电池制造过程的硅料损耗,按8g/w计算,今年供给仍然大于需求。

  我们即使不考虑国外的产能扩张,仅考虑国内,未来两年即使电池产量年均增长40%,全球产能依然是过剩的。若再考虑到国外的产能扩张,情况更不容乐观。除非中美两国光伏市场大规模启动,否则,多晶硅供过于求短期难以缓解。

  从国内情况来看,今年多晶硅供求趋于平衡,明年可能会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2010年,我国大陆的多晶硅产量预计可达到45000吨,太阳能电池产量预计5120MW,需多晶硅40960吨,半导体需多晶硅约4000吨左右,半导体和太阳能电池共需多晶硅44960吨,多晶硅供需基本平衡。2011年,国内电池产量增长40%,达到7168MW,按7.5g/w计算,需多晶硅53760吨,假设半导体需多晶硅增长25%,达到5000吨,国内多晶硅需求总量为58760吨,而国内产量预计将达到80000万吨,供过于求。

  多晶硅价值回归 组件价格下行

  鉴于多晶硅产能的扩张,行业短期供过于求压力较大,多晶硅价格难现2008年的疯狂,多晶硅价格将逐步回归价值。目前国内含税价在41-42万元/吨,预计随着光伏电池需求的放缓,硅料的需求紧迫性下降,下半年硅料价格压力较大。但我们认为,由于国内大多硅料成本高于45美元,甚至超过50美元,因此硅料最可能在50美元左右徘徊。从长期来看,随着多晶硅生产技术的突破,国内硅料成本还会下降;同时,由于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以及硅料切割技术的进步,单位电池用硅量还将减少。因此,无论从成本角度还是供需角度,多晶硅价格下行压力都较大,长期将回归价值。

  自2008年多晶硅价格暴跌,晶体硅电池组件成本也一路下行,从当时的4f/w下跌40%以上,一季度组件价格维持在2.1-2.3f/w之间,现在部分组件价格已跌至1.7f/w,而硅料成本在整个组件成本中的占比已从60%以上跌至35%左右。考虑到目前多晶硅价格相比2008年的高点已跌去85%以上,现在52美元/kg(不含税)左右,就2010年而言,多晶硅的价格下行空间较为有限,因此组件价格的走向短期更多受供需关系的影响。

  全年光伏需求呈现前紧后松已是行业共识,上半年德国抢装行情过后,下半年的需求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组件需求的紧迫性降低,在全球组件产能快速释放的情况下,组件价格很可能还有一定的下降。

  从未来2-3年来看,电池组件价格也呈下行趋势,主要因为:从成本来看,多晶硅价格下跌、转化效率提高以及生产设备的国产化将促使晶体硅电池成本的降低;从供给来看,多晶硅产业链的各环节只有多晶硅产能扩建所花时间较长,但由于前期新建产能规模过大,多晶硅明显供过于求,而硅片-组件的产能扩建周期短,产能释放快,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只能是昙花一现,价格难以维持高位;从各国补贴政策变化来看,补贴力度的降低是必然的,系统安装商在获取补贴减少的情况下,为保持合理的投资回报率,必然要求组件价格下浮,需求方这种转嫁补贴下滑带来的额外成本的做法也将促使组件价格下滑。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