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和价格总体呈现出“一升一降”的特点。一方面,在国民经济持续向好以及产业政策适度调整下,市场取得了空前发展,年均增速始终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另一方面,汽车价格在经历了入世初期的快速下降后,近年来降幅明显收窄,已逐步趋于稳定。
2001~2004年,国内汽车价格每年降幅接近8%,持续的降价使汽车产品在2003年前后开始快速步入普通百姓家庭。2004~2005年由于产销基数不断扩大,市场增速由前期的35%降至15%以内,车价经过连年下行,单车利润已有所减少,降幅开始放缓。
2006~2009年,汽车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2.14%、2.86%、1.42%、0.37%,累计比2006年下降4.30%,降幅均已低于5%。乘用车价格2006~2009年分别比上年下降4.11%、3.61%、1.74%、2.84%,累计比2006年下降7.98%。不难看出,竞争最为激烈的乘用车价格也较入世之初降幅明显放缓。
影响车价的几大因素
——市场供给快于实际需求增长,竞争不断加剧,推动汽车价格持续走低。
过去10年间,国内市场由小到大产销持续升级:2000~2001年产销增速均为13%;2002~2003年产销增速分别为39%、37%与37%、35%;2004~2005年产销增速分别回落至14%、13%与15%、14%;2006~2007年产销增速再次分别升至27%、22%与25%、22%。2008年受钢材涨价推动成本上升以及金融危机减缓需求等因素影响,产销增速首次不足两位,分别降至5.21%与6.70%。2009年在政策利好刺激下,产销增速分别创下48%与46%的历史新高,市场总体呈现供给略大于需求的买方市场格局。
——企业利润增长、产业技术升级、生产规模扩大,促使生产成本降低,为汽车价格下降提供空间。
近年来,汽车企业兼并重组以及整体上市进程加快,使企业优质资产持续注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产运营管理、盈利水平大幅提升。2007年,汽车行业利润首次突破千亿达1201亿元;2008年以来,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汽车行业利润仍然保持了较高水平,2008~2009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分别为1309.55亿元、1988.27亿元。
随着企业利润的增长,企业规模化生产能力不断提升,运营成本、财务费用逐步下降,促使单车生产成本降低,为汽车价格下降提供了空间。
——居民收入大幅增长,需求得到有效释放,对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和保持车价稳中有降发挥了重要基础性作用。
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推动了消费结构升级。据统计,2001~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366元增长到4761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6.4%,并且2008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3361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860元增长到15781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高达9.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11243元,恩格尔系数2008年下降到37.9%,消费重心也明显由食物需求向穿、用等其它方面转移。
到去年底,国内私人购车比例由本世纪初的50%跃升至87%,已成为拉动汽车消费的主要力量。
2009年,在“汽车下乡”以及税费优惠等鼓励政策推动下,二、三线城市汽车消费首次超过一线城市,前9个月二、三线城市汽车销售分别增长41%和51%,一线城市销售增长34%;从增长贡献度看,二、三线城市对市场销售增长贡献度分别为40%和34%,一线城市销售增长贡献度仅为26%。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目前仅二、三线城市就有近3亿人具备汽车购买能力,大量潜在需求有待释放。
预计未来5~10年,汽车消费需求仍将保持10%~15%平稳较快发展势头,汽车价格在需求的有力支撑下也将保持稳中有降的基本走势。
来源:中国工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