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重大战略机遇,生物产业驶入“快车道”


作者:于丹    时间:2010-06-30





  生物产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确定重点发展的高技术产业,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对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以“创新生物经济环境,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为主题,结合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现状及山东省生物产业发展特点,举办了生物产业发展高层论坛。

  “生物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成长、高收益的特点,市场前景广阔,产业带动性强,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产业领域之一。”近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全球生物产业销售额几乎每5年翻一番,增长速度是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10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都已经将生物产业作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抢占世界经济科技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保持快速发展

  生物产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确定重点发展的高技术产业,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对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包括发布《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组织实施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和转基因新品种培育等科技重大专项,加强生物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生物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专项,积极推进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等。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生物产业规模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2006-2009年,生物产业总产值保持年均25%左右的高速增长,生物科技水平迅速提升,重大生物技术成果产业化速度加快,生物产业集聚发展日益显现。以海正药业为代表的一批医药企业逐步走向国外,以洛阳鸿安、山东瀚霖为代表的一批生物制造企业逐步壮大,以奥瑞金种业、大北农等为代表的一批生物农业企业逐步树立自有品牌。

  “生物产业既是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内容,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之一,这一点已经形成广泛共识。”张晓强介绍,目前国家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抓紧开展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重大任务、政策措施和相关规划,及时上报国务院审批。“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大力推动生物产业发展。

  处于战略机遇期

  “发展生物产业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占领国际经济技术竞争战略制高点的产业创新工程。”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任志武表示,当前世界生物技术正处于大规模产业化的开始阶段,我国生物产业发展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

  “在国家鼓励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生物产业的战略意义更加深远,主要体现在满足人类健康的巨大市场需求以及解决人类资源、环境压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需求上。”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看来,生物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国际金融危机后,生物产业的战略意义将进一步凸显。

  冯飞介绍,全球生物产业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初始阶段是1980-2000年,成长阶段是2000-2020年,成熟阶段将是2025年之后。世界生物产业目前处于初始阶段与快速成长阶段的过渡期,尚未形成由少数跨国公司控制的垄断格局。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生物产业的技术、人才和基础是高技术领域当中差距最小的之一,而且生物资源丰富,是最有希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领域。

  张晓强认为,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期。一是人民群众对医药卫生资源的需求和国内医药市场巨大的增长空间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并正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药卫生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近10年来,我国人均药品消费支出的年增速为18.7%,远高于同期人均消费支出10.8%的增速。2008年我国人均药品消费为460元,与发达国家年人均药品消费300美元比仍有较大差距。随着医保体系不断完善、患者支付能力不断提高,我国人均药品消费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二是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我国生物农业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正处在不断加快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要实现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必须以作物育种技术为支撑,提高粮食单产。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农产品发展将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发展转基因等生物育种产业,并将转基因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紧密结合,使生物育种技术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对我国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节能减排是一项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国策,加快培育生物制造产业,促进生物技术向食品、制药、造纸、纺织、采矿、能源等领域渗透,促进传统化学工业转变为安全、可持续的全新生物制造产业,是实现工业节能减排、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