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应对全球化经济结构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抢占国际竞争力制高点,增强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民经济分配合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如果没有量大面广的民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难以实现。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三次大变革。在这场伟大变革中,民营企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统一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伟大实践中。”在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和全国工商联宣教部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民营经济企业投资与发展论坛上,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迎来新机遇成为与会各界人士的共识,但他们同时认为,我国非公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资本流向需要合理引导
“在经济回升阶段,资产价格回升往往比一般物价回升要快、要早,表明市场中资本开始充裕了。但在实体经济投资方向并没有明确的情况下,大量资本投向何处?”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厉以宁认为,当前,大量资本趋向于资产市场,从事资产价格的炒作,经济回升阶段信贷的扩张导致在资产价值回升较快时大量信贷资金流向资产炒作,进一步加快了资产价格的上升幅度。在流进资产市场的资本中,有不少是民间资本。
为什么民间资本不投向实体经济,而投向虚拟经济或者资产价格的炒作?厉以宁分析了背后的深层原因:首先,某些领域限制民间资本进入,造成民间资本纷纷流向资产市场;其次,由于行业垄断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导致民间资本在实体经济中受到“非国民待遇”,利益无从保障,因此将更多资本投向了资产市场,加快了资产价格上升的幅度。
“信贷紧缩是政府抑制资产价格上升过快的调控措施,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民营资本对实体经济的恐慌。”厉以宁认为,政府要引导民营资本投入到国内最需要发展的短缺产业上去,正如《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所说,要千方百计把民间资本引导到国家最需要发展的领域、最需要发展的产品和最需要扶持的行业中去。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