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退税将推动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企业在国内以及国际市场的竞争实力,推动行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可以预见,这次被纳入“新政”范围的行业将出现重新洗牌的局面。优势企业将通过兼并整合小、散、乱的企业,发挥出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而日益壮大起来。所以,行业的短期阵痛将换来长远可持续发展。
自2008年下半年针对外需回落重启上调出口退税政策以来,我国首次对这一政策进行反向调整。6月22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公布“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自2010年7月15日起,我国将取消406种商品的出口退税。其中涉及的塑料产品有乙烯聚合物的废碎料及下脚料、苯乙烯聚合物的废碎料及下脚料、氯乙烯聚合物的废碎料及下脚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废碎料及下脚料、其他塑料的废碎料及下脚料。
专家认为,此次出口退税调整,短期内将会造成相关行业的出口成本提高,出口量减少。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不仅可以促进相关企业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实现转型升级以应对当前出口不利的局面,促进我国节能减排的进行,同时,还可以促使这些行业内的优势企业进行行业整合,有利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
淘汰“三来一补”企业出口退税取消的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塑料行业的强烈关注。近期,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塑料原料市场一直低迷不前,此举会不会给原本阴霾的塑料市场雪上加霜?
但看到出口退税取消的商品详单后,不少企业长舒了一口气。厦门海润塑料制品公司的负责人李兴阳表示,像“乙烯聚合物的废碎料及下脚料”等商品,目前基本上只有进口没有出口,“国外进口的废塑料都不够用,中国的边角料还能出口?”
不过,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马占峰认为,退税政策调整意在逐渐淘汰以“三来一补”为特征的企业。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这类企业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尝试性地创立的一种企业贸易形式,但现在这样的企业主要表现是高能耗低附加值,完全靠比较低的税收和人工成本来维持。“这样的企业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势必会被淘汰。”马占峰表示。
发出“调结构”信号“这是重启以出口退税率调整产业结构的进程。”对于国家出口政策的变动,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这样解释,2007年国家已经开始下调“两高一资”商品出口退税政策,目的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但2008年金融海啸打断了这一进程,为保增长国家一度上调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如今金融危机基本过去,虽然还有所谓“二次探底”的争论,但在此时重提结构调整无疑是必要的。
张燕生指出,从此次下调出口退税率的商品种类分析,基本是资源性产品及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半成品,着眼点无非三个:倡导节能减排,引导企业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升级,尽量减少国际贸易摩擦。显示出在保增长的前提下,国家引导产业走向更健康方向的意图。
在人民大学国际经贸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飞看来,这次调整显示出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决心,是发出一个重要信号:中国对节能减排是动真格的。
企业开始积极应对尽管对取消退税是否直接影响产品出口尚无定论,但不少企业还是提前作了准备。杭州中策塑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永民告诉记者,“近期影响到产品出口的因素和潜在因素很多,比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汇率上升等等,现在又增加一个取消退税。这些因素的指向都一致,就是让我们调整产品结构、销售结构。”
苏永民说,公司近期连续开专题会议,评估这项政策的影响。“目前我们产品平均出口退税率在8%左右,公司部分出口产品的利润才2、3个百分点,如果退税取消,肯定有影响”。“这意味着,我们的产品要加速走中高端路线,并且要加大内销比例。”
温州华丰塑料制品公司董事长钱薇也对记者表示,在看到出口退税政策变动的当天,“我们就召集了公司海外市场部的同事进行研究,一是讨论对公司的影响;二是想想应对的办法。目前来看,除了加强开拓国内市场,出口方面会对做一些调整,比如增加生物塑料等附加值高的产品比例。”
来源:消费日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