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市场下半年形势复杂化因素加剧


作者:张明    时间:2010-07-13





  国内钢材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依然未有明显回升迹象出现。终端需求的低迷,始终压抑原料市场运行。铁矿石市场经过半年的运行,在春节过后出现一波强劲上涨态势,涨势持续了近2个月,最高涨幅近50%,而在4月中旬开始,整体市场连连走低,整体市场成交状况颇为低迷,钢材采购状况依然“谨慎”。在此种境况下,纵观世界经济,正在演绎新一轮通胀上升周期过程中,受希腊、西班牙债务危机和欧洲经济疲软引发的全球资产泡沫破灭和经济恢复放缓问题影响。


  对于国内铁矿石市场来说,正面临严峻考验,一是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放言三季度铁矿石还要涨价23%;二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强;三是纽约商品交易所即将于7月11日推出针对中国进口的铁矿石掉期期货交易。种种迹象表明,铁矿石市场的“金融化”时代即将到来,尤其针对国际铁矿石市场来讲,铁矿石已从单纯的资源性商品,转变成为金融机构资本炒作的“香馍馍”。由此可以看出,铁矿石市场的走势已不能单纯用供需关系来衡量其商品价值,而是要考虑更为全面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对于下半年铁矿石市场走势不应过度悲观,应看到铁矿石资源已从单纯的资源性商品向金融衍生品过程的转变,将带来更多的市场商机。笔者从以下几点分析下半年铁矿石市场的走势状况。


  铁矿石市场走势形成底部支撑点2010年上半年国产矿及进口矿市场走势大致相同,均出现一波冲高回落的过程。自2009年铁矿石市场跌入谷底后,经过缓慢的上升期,重返至阶段性高点,随后再次滑落,无论国产矿市场还是进口矿市场,铁矿石干基含税价位在1000元/吨-1100元/吨是市场形成上行动力的起点,而经过调整后,此价位也应是最为有利的支撑点,因此铁矿石市场价格在1000元点位应具有较强的“抗跌”能力。人民币升值预期将对进口矿价格起到平抑涨幅作用从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叫嚣大幅上调铁矿石价格,到近日国家出台相关汇改政策,从一定程度上不乏看出其间的微妙联系。众所周知,人民币升值是有利于进口商品买卖的,我国是铁矿石资源的第一大进口国,而大幅上涨的进口铁矿石价格,使得国内钢铁企业叫苦连连,在与国际铁矿石供应商谈判不成的情况下,相应调整人民币汇率,将从一个侧面对国内钢铁企业的高成本压力进行适度“松绑”。然而同时也要关注铁矿石出口国家的货币升值问题,人民币的升值会加重国际铁矿石供应商提价的信心,以更高的商品价格来弥补汇率损失。目前,日方已经同意接受澳方铁矿石供应商的提价要求,第三季度铁矿石协议离岸价在147美元/吨,如果按此价位核算,从澳方进口的铁矿石到达中国的CIF(到岸价)价格将达到177美元/吨,协议价格与现货价格形成“倒挂”现象。在协议价格高涨的前提下,现货资源灵活的定价机制将占领先机,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也同样看到现货市场的操作空间,为此必和必拓已扬言7月起买方需“现金提货”,由此,钢铁企业的多渠道采购方式将成为抑制铁矿石市场向好发展的阻力。铁矿石掉期期货交易将使市场再掀波澜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控股公司6月21日宣布将推出运到中国的含铁量62%的铁矿石掉期期货交易和结算服务。首个交易日期为7月12日的交易将从7月11日开始,合约将在纽约商品交易所上市,把连续24个月的合约上市交易,2010年8月将为首个上市合约月份。该合约规模为500吨,最小价格波动幅度为0.01美元。此消息的披露,重点在于强调针对运往中国的铁矿石掉期期货交易,其含义不可小视。铁矿石资源的“金融化”属性显露无疑,整个铁矿石市场运行的透明度有所增加,现货铁矿石市场的操作难度增强,大型钢铁企业及贸易商很可能利用铁矿石期货交易规避原料市场上涨风险,铁矿石资源也将成为财团的炒作热点。


  综上所述,从国内钢铁整体产能对铁矿石需求状况来看,其需求量依然处于较高水平,虽然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颇为强烈,但短时间内其整体的钢铁产量不会出现较大降幅,由此对原料的需求也不会出现大规模减少的情况,只是在终端市场及钢材市场未有明显向好走向的情况下,其采购速度及采购频率明显降低,钢厂采取“以逸待劳”的采购方式,压制铁矿石等原料价格的走高。对于国内铁矿石市场来讲,铁矿石市场的金融化加剧,将从一定程度平抑市场的涨跌空间。综合判断,下半年国内钢铁行业仍面临较大挑战,人民币汇改及对部分钢铁品种取消出口退税,由此钢材产品的出口遭受重创。然而也可以看到,铁道部表示将投资7000亿元用于高铁的投资,这意味着高铁的最大建设潮已经来临,京沪高铁线下工程已经全面完工,转入轨道铺设和站后施工工作。国家在节制钢材出口的同时,也显现出拉动内需的苗头,由此可以预见,今年国内钢铁行业应属于“高成本年”,即使钢铁企业需求如何惨淡,铁矿石价格也不会回落到2009年的水平,整体市场将处于阶段高位运行,但市场上涨空间有限,很难突破本年中前期高点。△张明

来源:中国矿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