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出口嬗变:面料跑赢服装


作者:陈光    时间:2010-07-15





  本报讯 目前,我国服装的出口增幅要远远低于纺织面料出口,并且利润还在不断下降。面料出口增速高于成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订单转移和产业转移的趋势,而未来成衣出口企业的日子可能会越来越难。但业内人士也强调,这种转移并不代表成衣生产在国内没有空间。如耐火、防辐射等具有特殊功能的服装生产,我国跟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时也可以向时装设计、面料开发、纤维改良等环节努力,传统产业也需要创新。

王先生是江苏南京一家纺织品出口企业的负责人。眼下,虽然手上握有充足的订单,却并不足以缓解他的忧虑,面对着成本全面上涨的形势,王先生正感到前有未有的压力。今年以来,让他感到奇怪的是,公司成衣出口的增幅要远远低于面料出口,并且利润还在不断下降。王先生的遭遇并不是个案,海关的统计数据也能够加以佐证。今年1至5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702.1亿美元,同比增长19.3%。其中,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额285.6亿美元,增长29.7%,服装出口额416.5亿美元,增长13.1%,后者的增幅远远低于前者。

对此,中国第一纺织网主编汪前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虽然目前纺织行业的原材料价格几乎达到了近10年的最高点,但是棉纱等厂商的利润也几乎达到近年来的最好水平。“纱布的出厂价涨幅甚至高出棉花涨幅10%,也就是说,成本的消化从上游环节到中端传递得比较好,但是到了下游还不被消费者认可。”

中纺集团副总裁李灵敏则进一步解释,面料出口增速高于成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订单转移和产业转移的趋势。“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的成本全面提高,但是终端环节却很难提价,因此国外的一部分订单转移到了成本相对较低的东南亚等国家,也刺激了这些国家从中国大量进口面料等中间品。”他同时表示,未来成衣出口企业的日子会越来越难。李灵敏的担忧不无道理。

也许是看到了中国如今的成本涨势,一部分国外服饰零售商已经在考虑另寻产地。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Guess、Coach等著名品牌服饰商正考虑将制衣厂撤离中国,转向印尼、越南、孟加拉和印度等国家。理由在于,从劳动力的角度来看,这些国家拥有更好的成本基础。这篇报道还援引了美国一家咨询机构的调查结果:在一件服装的总成本里,劳动力成本往往占15%至22%,而面料和物流成本最高可以占到60%。

来自海关的另一项数据也正在表明这种趋势。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项下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鞋类、家具及其零件、箱包及类似容器和玩具等6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228.9亿美元,增长8.8%,增幅远远小于同期我国加工贸易出口32.9%的整体增幅,其中,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增速为28.2%,而服装及衣着附件则更是出现了负增长,同比下降3.8%。汪前进指出,由于仅仅是完成制造环节,代工企业往往最看重的是人工成本,因此加工贸易成衣出口下降,或者生产转移出去完全在情理之中,而且极有可能成为一种趋势。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主任赵玉敏认为,相比于面料产品,成衣虽然属于终端产品,但是并不意味着深加工和高附加值,反而是面料生产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更高。“在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随着周边国家生产能力的提高以及产业配套的逐步改进,门槛低、技能要求不高的服装生产更容易发生转移。”赵玉敏强调,这种转移并不代表成衣生产在国内没有空间。“像耐火、防辐射等具有特殊功能的服装生产,我国跟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时也可以向时装设计、面料开发、纤维改良等环节努力,传统产业也需要创新。”(作者:陈光

来源:国际商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