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国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0-07-23





  本报讯 2010年一季度,我国装备工业继续延续了2009年回升向好的趋势,工业增加值、出口同比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而利润增幅更是超过了1倍。但是,也必须看到,我国机械行业恢复性增长所潜在的不确定因素,例如人民币升值预期、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对国家政策的依赖等。

产业基本情况

1.工业增加值增速累计增速升至20%以上,连续11个月单月增速保持两位数

2010年一季度,我国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长25.7%,比2009年全年增速加快11.9个百分点,同比加快19.2个百分点。其中,3月增长23%,比2月高出6个百分点,同比加快12.9个百分点。

2.机械行业利润大幅上涨,增幅超过1倍

2010年1~2月,我国机械行业实现利润1080亿元,同比增长1.3倍(2009年同期下降24.3%);2009年1~8月,机械行业增速从2009年1~5月的-6.3%转为8.1%的正增长,到2009年11月实现23.7%的正增长,而2010年前两个月的增速超过了100%。

3.出口额累计增速首次由负转正,保持24.46%的正增长

2010年一季度,我国机械工业出口527.9亿美元,同比增长24.46%,而2009年同期出口为同比下降21.04%,2009年全年同比下降19.25%。

存在的问题

1.一季度出口的恢复性增长应审慎对待,不可盲目乐观

2010年春季广交会成交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机电产品成交147.1亿美元,占比86%,比2009年秋交会增长9.4%。其中机械设备增幅最大,成交14.4亿美元,比2009年秋交会增长51.6%。第一,应认识到当前拉动出口的主要因素除了“补库存需求”外,还有海外经销商担心汇率变化、原材料涨价的“提前备货需求”。第二,一季度机电产品成交量确实有了一定幅度增长,30%左右的增长幅度是与2009年同期比较得出的,2009年一季度中国出口整体跌幅都很深,机电产品当时的出口跌幅已经超过20%。如果把2010年一季度1891亿美元的机电出口额与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同期相比,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仅增加了78亿美元,增幅只有4%。

2.成本增加摊薄企业利润,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对出口企业影响较大

由于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增加,出口企业利润并未好转。机电出口企业综合成本比2009年同期提高了大约10%,但是由于国外需求还在恢复中,国外买家对价格非常敏感,当前的出口成交价的增长并没有追上成本的增长,因此,出口企业利润并未好转,甚至还有略微下降。同时,出口企业更担心汇率、成本和政策变动风险,以及目前贸易摩擦的增多,使其还不敢放手成交,不敢轻易接长单。

3.机械工业的产销形势虽然有所好转,但企业对有关扶持政策的依赖程度在继续加大

2010年一季度,汽车、农机、工程机械、电工等子行业依然是拉动机械工业增长的火车头,这些行业的增长明显受益于国家政策拉动。就目前而言,有关政策措施在二季度和下半年仍然会持续发挥作用,因此,2010年的后3个季度机械工业将会维持平稳运行态势。但是,对政策的依赖越大,在振兴政策退出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就越大,应在此发展期做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改造升级工作。

对策建议

1.走出去战略的具体实施要充分调查研究,要审慎走出去的战略包括到国外去合作,联合开发制造,也包括把国外企业请进来,引进战略投资者,引进最先进的核心技术等等。国外最先进的技术是不会轻易转让的,那么走出去引进技术或者购买技术,就应当给予充分的调查和研究。如果没有确定的合作前景和得到最先进的技术,那么走出去的战略行为就应该慎重。

2.提高部分技术含量较高机械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政府已先后4次提高了机械产品出口退税率。目前,大多数机械产品的出口退税已经足额退给,但还有少数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出口退税率偏低,建议适时予以提高。如将二氧化碳压缩机(海关税号84148020)、塑料中空成型机(海关税号84774010)、吹塑机(海关税号84773000)的出口退税率由现行的13%提高到17%;全自动水泥灌包机(海关税号84223021)由现行的14%提高到17%;将其他加氢反应器(海关税号84198910)、卷取进料式胶印机(海关税号84431100)、平张纸进料式胶印机(海关税号84431310)、质谱仪(海关税号90278019)、机械零件平衡试验机(海关税号90311000)的出口退税率由现行的15%提高到17%。详情请咨询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http://www.cacs.gov.cn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

来源:国际商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