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成了产能过剩行业企业“速效救心丸”


作者:张龙    时间:2010-07-29





  在郭兵的工厂里,数十片风力发电机桨叶安安静静地躺在仓库中。


  郭兵是一位风电设备制造商。由于国内风电设备出现产能过剩,他的产品销路出现问题,桨叶价格不断下降。“我想去国外碰碰运气。”郭兵7月23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3年前,这家企业落户山东某地,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然而,时过境迁,现在风电设备产能过剩,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不断下降。政府为了稳定就业,不愿让企业关掉。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认为,地方政府热烈追逐产能过剩项目,最后会导致当地企业赢利能力丧失、利润下降,最终导致企业破产、倒闭,把大量失业人员推向社会,这种残局最终可能还得由政府来收拾。


  严峻形势逼迫企业“出海”


  郭兵的企业去年亏损了上亿元。他说:“与很多风电企业相比,我算亏损少的。我一直在酝酿着去国外发展,国内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酝酿‘出走’了。”


  丹麦咨询公司BTM此前发布的报告印证了这一趋势。报告称,尽管丹麦维斯塔斯和美国通用电气目前仍把持着全球风电供应商的头两把交椅,但中国企业正在迎头赶上。


  汇丰可再生能源、资源和能源项目总监RobertTodd甚至表示,中国风电设备制造商已经成立了国际销售团队,正在积极竞标海外合同。


  国内残酷的产业现实已将年轻的中国选手推入国际赛场。


  Frost&Sullivan咨询公司发布的《中国风电市场2010年新展望》显示,从2004年至今,中国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从6家急剧扩张到70多家。2010年,这70多家企业按现有规模建成后,如果产能完全释放,将使中国风电设备产能达到3500万千瓦,而今后5年中国平均市场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至多为1000万千瓦。


  目前,众多中小型的中国风机制造商已经开始深耕越南市场。2009年底,长征电气旗下的银河风电就获得了越南MauSon风场的80台2.5兆瓦风机的订单,总金额高达18亿元。


  因国内产能过剩而“出海”的还有化纤行业。近期,中国化纤工业协会正在组织相关企业加快研究、制定与俄罗斯共同建设化纤纺织城的方案,希望将俄罗斯作为我国化纤行业“走出去”的重要战略堡垒,进而实现整个化纤产业链“走出去”。


  长期以来,我国化纤工业发展受制“两头在外”。一方面,我国包括氨纶在内的主要化纤原料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对外依存度高达47%;另一方面,我国化纤出口量已经占到全球化纤贸易总量的40%。


  业内人士表示,出去也有好处,成本反倒会降下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