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我国钢企投资海外受阻
近日,有消息称,澳大利亚收购委员会以违反《公司法》为由,叫停首钢集团收购澳大利亚吉布森山铁矿公司的交易。根据澳大利亚《公司法》的规定,投资者收购上市公司股份超过20%时,必须履行全面要约收购义务或申请豁免。据了解,首钢已经通过另一家上市公司亚太资源在吉布森山铁矿持有股份。一旦首长国际和亚太资源被证明是关联公司,首钢将控制吉布森山铁矿近40%的股份,远远超过要约收购的标准。根据公告,首长国际计划以总代价2亿多澳元约1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由 Gazmetall公司所持有的吉布森山铁矿9.74%股份,同时还购得Gazmetall另外持有的9.98%股份的选择权。
而就在前不久的7月2日,50名美国国会两党议员公开呼吁对鞍钢在美投资建厂展开调查,以确定其是否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
深度 国内钢企跨国经营模式升级之路
我国钢铁企业跨国经营无外乎有以下几个主要动机,包括获取世界资源配置权、分享国际市场利润、获得国际先进技术、规避贸易保护主义和抓住进入国际市场的良机。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结合上述动机,我国钢铁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先后经历了海外建立钢材贸易公司、境外投资开采资源和直接在海外建设生产厂等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并有成功案例,而对于海外建厂而言,还处于探索阶段。
我国钢铁企业“走进去”立足双赢
钢材出口海外市场是我国钢企最早开始的跨国经营模式。近几年随着中国钢铁产能的大幅扩张,中国钢材的对外出口量也迅猛增长。从2006年开始,中国已经成为钢材净出口国家,连续数年钢铁出口量居世界前列。而随着钢铁出口的增加,中国钢铁行业遭受反倾销、反补贴关税调查的事件也频频发生,导致贸易摩擦不断。这一方面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需求不足,外国政府为确保本国钢铁企业的市场份额而采取贸易保护手段;另一方面国内钢铁产业集中度低,出口企业多而散,同时产品结构性过剩较为明显,使得我国企业对国际市场依赖和争夺,遭受的反倾销行为增多。长远来看,中国钢铁行业在未来遭遇贸易壁垒将成为常态。钢企的海外贸易公司也将面临更大的推广销售阻力。
随着国内钢铁行业的发展,对铁矿石资源的需求也不断上升,我国钢铁企业开始纷纷“走出去”投资海外铁矿石领域。当前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0%,而面对铁矿石国际市场上必和必拓、力拓以及淡水河谷三大矿山的垄断,中国缺乏议价能力,进口铁矿石价格飞涨,给国内钢企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压力。为摆脱这种受制于人的局面,国内有条件的钢铁企业开始纷纷走出国门,积极寻找铁矿石资源,试图并购或入股海外矿山,以占领铁矿石这个钢铁产业链上游的制高点。我国钢铁企业的跨国经营也因此从市场开拓这个钢铁产业链下游的一端走向上游的另一端———资源。总体而言,中国钢铁企业开发海外矿山对中外双方是双赢的:中方占有国外资源,可以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渠道;而外方借助中方资金,占领中国市场,同时增加本国就业,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但我国钢企在境外开矿也面临一定的资源风险、政治环境风险和经济环境风险,比如铁矿石价格及汇率的波动、资源所在国政策等等。除此之外,海外开发的铁矿石还要通过海运回国内进行生产,而中国目前的海运能力还比较薄弱。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占到世界铁矿石贸易量的近一半,其中进口铁矿石的50%都依赖海运,但中国的海运能力只占世界的4%,且正常情况下海运费为矿石价格的1/3~1/2。因此,境外开矿、国内生产的模式必定使相当一部分利润拱手让人。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