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永乐、大中、江苏时代、家世界等曾名噪一时的区域零售企业消失后,目前又一地方龙头——河北保龙仓再步后尘,加入被并的行列。尽管家乐福方面一再强调,此次携手“是合作,不是并购”,但保龙仓以51%的控股权和100%的经营管理权相让,并购的本质又暴露无遗。
虽然,保龙仓被并一案,绝不是本土零售企业并购的开始,更不可能是其结束,但由此本土零售企业敲响的警钟却时刻不能忘却。尤其如何促使本土零售企业做强、做大,更值得业界长期探讨。
区域零售并购明显加速
一二线布局完毕,进军三四线城市成为外资巨头和全国性本土龙头的必然选择。而如何更好、更快地适应三四线城市当地的发展,并购似乎又是惟一一条不错的选择路径。
中投顾问研究员黎雪荣认为,“零售网络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并购成为国内外零售巨头构建全国网络布局的手段,希望通过收购、整合,快速实现规模效应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而安永的最新分析报告也称:目前中国零售业整合度仅有20%,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中国零售业并购浪潮将5年不退,呈现内资抢速度,外资加速度的局面。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主任王耀告诉中国商报记者,2009年零售百强企业并购呈现出区域化、向二三线城市延伸的明显趋势。如联华收购华联、重庆百货收购新世纪百货,银座收购东购、新华都收购闽南小超市、合肥百货收购省内四家企业等。
这是目前中国市场的竞争格局导致的。逸马国际顾问总裁马瑞光表示,一方面,大型零售商依托国际或全国连锁背景,拥有全国的采购网络及分销网络;另一方面,区域零售企业在当地市场精耕细作后,要走出去做大做强又很难达成愿望。
因此,“地方军”最终难以走出兜售的宿命。而且,稍一梳理,不难发现,除了国企的并购重组外,真正靠市场化运作、且被并对象为区域连锁龙头企业的,最终接盘的绝大多数都是外资零售企业。如在物美口中夺食的并购江苏时代的韩国乐天,如今收购保龙仓的家乐福等等。
“内资零售企业‘缺钱’却是普遍现象,尤其是区域性零售企业。”马瑞光指出,再加上资金、管理、信息、配送、人才等方面都不能很好地满足跨区域、全国性市场的扩张需求,内资零售企业仍然承受着许多不公平的待遇。而对于外资,区域性零售由于在当地打掉多年,有着先天优势店址资源及物业升值带来的隐性回报,因此,区域性零售龙头企业,在大型零售商眼里就是一块“肥肉”。
马瑞光分析指出,今年下半年,区域性并购趋势将会更加明显。到时相信外资零售巨头仍将扮演重要角色。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