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半年,被业界视为“洪水猛兽”的原材料涨价潮,终于在内外需求的双重遏制下,逐渐放缓脚步。
与一季度纺织上游原料整体涨声一片形成反差,二季度除了棉花价格持续坚挺,其余主要品种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即使不愁销量的涤短、氨纶等化纤系产品,也因原油期货价格拖累,植入下跌通道,回弹之路渺茫。
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888.78亿美元,同比增长22.04%。其中,纺织品出口356.52亿美元,同比增长32.31%;服装及其附件出口532.26亿美元,同比增长16.02%。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内销累计2754亿元,同比增长23.8%。
然而,内外销形势的转折点发生在二季度。随着欧洲债务危机陆续揭露,年初以来“二次探底”的传言得以证实。市场信心下滑,需求动力不足,石油及相关原料价格呈现疲态,加之五六月份欧美市场纺织服装补货结束以及国内纺织市场淡季来临,综合因素制约了纺织原料价格上行步伐。
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已连续两个月下滑,显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正在放慢;另一方面,高昂的纺织原料价格也逐渐传导至下游,对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同时,央行6月下旬宣布重启汇改,增大人民币汇率弹性之后,人民币兑美元一直呈现升值趋势。数据显示,7月16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7735;而汇改实施前一天,6月2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8275。人民币快速升值,对出口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
出口形势不乐观将对原本已不景气的上游纺织原料形成进一步利空。整体而言,三季度纺织原料价格预计偏弱。高等级棉需求紧俏,或许推高棉花、粘胶短纤行情;而其他品种都将维持易跌难涨格局。
二季度涨势坚挺
棉花--配额到手采购矜持抛储救市前途暧昧
国内外棉价已飙高,运行风险不小,尽管有刚性缺口及减产预期的利好支撑,但因下游纱线坯布市场迈入淡季、库存压力增加,棉价将失去需求支撑,出现小幅回落。在纺企与棉企的拉锯战中,宏观面信息依然是炒作关键。
上半年,棉花涨势主要集中在二季度。一季度,328级棉整体上涨幅度为8.65%,而二季度涨幅高达12.75%。准确地说,上半年棉花始涨于春节后,涨幅高达22.08%,可谓空前。
此番棉花上涨的最直接因素是国内棉花的硬性缺口,间接因素是国际纺织品市场回暖,对原材料的需求更为迫切,加剧了原料的上涨。而诸多利好因素,也让棉花一度处于供应紧张局面,市场炒作气氛成形,更放大了刚性需求。而最后结果是,3~5月,纺企买不到棉花,处处原料告急;6月份,棉商卖不掉棉花,高价居货。
综观国内棉市上半年几大看点:疆棉外运。众所周知,新疆是国内最大的产棉区,也是国内高品质棉花的出处。而每年春节疆棉外运都是一大问题,今年尤为突出。在内地棉花告急之时,疆棉运输不力,纺企不得不转战外棉。由此自然引发配额问题。
配额。作为国家强有力的调控手段,配额每每成为业内关注热点。随着纺企外棉采购,前期的配额逐渐清零,国内棉价因供应缺口强劲上涨,得不到外棉的制约,更显得肆无忌惮。业界呼吁的配额救市,一直坚持到5月,80万吨滑准税配额终于下发,但对平抑国内棉价并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因为此刻,经过三四月份的备货,加之年前的储备,不少纺企的原料已经能撑到新棉上市。当然,到手的配额还是要一展所长,而此刻的国际棉价已是高位,纺企即便采购也相当“矜持”,对价格挑三拣四。所以五六月份棉花成交已是高位居险。
抛储。曾经作为打压棉价的最有力武器,也是平抑棉价的杀手锏,“储备棉”至今还是不见踪影。而今年抛储是否真能“救市”,业内也争论不已。一路“吵吵嚷嚷”,看着棉价继续冲高,卖方不降价,买方不接盘,双方僵持不休。
国际棉花在1月初至2月上旬处于振荡下行阶段,其主要原因是美元指数经短暂回落后强势反弹。国际棉花期现均受压下行,拉大了内外棉差,反而使得纺企采购更多转向国际棉市。
2月中旬到3月上旬,USD2月报提高棉花消费预期,加之投机基金介入炒作,以及市场需求向好,国际棉花强势上涨,创2008年以来新高。此阶段国际棉花逐渐反超国内棉花,在2月末至3月初时,出现内外棉价倒挂行情。之后由于国内棉价大幅上涨,内外棉价差距再度拉大。
3月上旬开始,国际棉花进入高位振荡期,振荡幅度颇大。其间,4月19日印度政府颁布的印度棉禁运令,对国际棉市影响颇为深远。美元指数的忽高忽低,也给国际棉花期现价格增加了不少波折。美元指数的波折与国际棉花各项利好之间博弈的最后结果就是COTLOOKA指数振荡上行,而ICE期棉近期合约宽幅整理。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