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自2004年我国彩电业首次遭遇了平板化拐点,众多国内企业在显像管电视上所积累的竞争优势在很短时间内便被新的游戏规则所取代,此后几年彩电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利润薄、库存多、一旦原材料跌价就更被动”,多位彩电企业人士在接受《中国企业报》采访时坦言。
“这些年,外资企业一直拿当年我们对付他们的价格战,不断将我们逼到市场竞争的墙角里,我们不得不反击,就算亏本也要反抗。”《中国企业报》注意到,最近几年,国内彩电企业的反击速度明显加快,先是借助本土化营销取得了平板电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又借助国家专项政策支持积极挺进液晶等离子面板生产线、液晶模组等领域,同时还在平板化浪潮下推出了互联网电视、LED液晶电视新品来抗衡,此外又在OLED、激光电视等未来型产品上提前展开布局。
随着LED液晶电视、3D电视、互联网电视等新品陆续出现,我国电视市场发展已步入后平板时代。与此前企业急于寻求在平板市场一席之地、推动企业的规模化提升、构建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等发展重点不同,后平板时代的产品热点层出不穷、技术更新再度加速,给众多国内企业提出的新命题,即如何在多热点产品下进行市场布局,实现在多个细分市场上的“销售规模和经营质量”的同比例增长,此前构建的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如何成为企业进行多产品、多市场布局的资源整合实力。
后平板时代大考
今年以来,我国彩电市场上呈现了一轮“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奇特走势。
去年备受TCL、康佳、长虹、海信等企业热捧的互联网电视,由于受到国家广电总局“内容牌照”管制的制约,直接在终端市场上制约了国内企业的热情。
随后,海信、三星、创维、LG等中外企业便再度掀起了一股普通液晶电视的升级浪潮,推出了LED背光源液晶产品,由于具备“更节能、更环保、更时尚”等特点,短期内便在终端市场上掀起了一股升级换代消费的热潮。
虽然由索尼、松下等日资力推的3D电视,在现阶段的中国市场上仍面临着上游内容源匮乏、产品售价高、消费者接受度低等阻力,但自今年3D电视在中国上市以来已经掀起了一股专业人群的追捧热潮。同时,国家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制定3D电视产品标准,筹备开通3D电视台等事宜。
与市场上多热点产品相对应的,则是国内彩电企业们的多元化市场布局,从互联网电视,到LED液晶、3D电视均推出了相应的产品线。同时,记者在国美电器、大中电器的一些卖场看到,此前只按照企业自定的产品系列摆放的展厅,还出现了按照上述三大品类划分的展示格局。
在终端展示改变的背后,对于众多彩电企业而言,还意味着竞争模式和市场布局等系统配套手段的改变和调整。企业战略分析师洪仕斌指出,无论是在显像管时代,还是在平板市场发展初期,对于众多彩电企业而言,市场销售规模化扩张往往是集中资源投放在某几款主销产品上。而现在,企业规模化的提升则有赖于互联网、LED、3D或者其它新产品的共同支撑。这意味着,企业必须要在现有的实力和资源下,实现对不同类型主打产品的多点式布局,这就直接考验着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多产品的资源整合水平。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