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成本上涨、价格下跌、产能过剩,目前国内钢材社会库存量再创历史新高,第二次去库存化成为我国钢铁业必然选择,较之2008年第一次去库存化,它陷入内外夹击的困境。
危机中孕育生机,市场倒逼和政策压力,将为我国钢铁业进行结构调整提供契机。
二次去库存化迫在眉睫 钢铁业保卫战业已打响
由于国内钢材社会库存量再创历史新高,在高成本和竞争激烈背景下,国内钢企面临更多经营风险,第二次去库存化成为它们的必然选择。有迹象表明,钢铁业保卫战已经打响。
根据中钢协公布的数据,5月末,全国26个主要钢材市场五种钢材社会库存量合计为1578万吨,目前钢铁库存是2008年同期的5.5倍,是2009年同期的1.8倍。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截至7月2日,全国29个重点城市钢材社会库存量为1609.4万吨。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称,这种情况说明,在钢铁生产总量高增长情况下,全社会已呈现供大于求态势,并促使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由升转降,加上钢材生产成本上升,部分企业效益明显下滑,有的甚至亏损并开始减产。
分析师指出,我国钢企失去第一次去库存化时左右逢源的良好局面,目前正遭遇内外夹击的困境。第一次去库存化发生在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到来时,当时由于需求大幅下降,钢企主动减产,库存总量下降。第二次去库存化是在国内国际市场总体供大于求态势下提出的,除了宏观经济大环境影响钢材需求外,钢铁业还遭遇产能过剩、成本高企、库存上升、出口受阻以及监管层和协会强化政策法规约束力等多重压力。
罗冰生表示,上半年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仅为3.47%,低于我国工业行业的平均盈利水平。去库存化如果在三季度效果不佳,则有可能延续至四季度。
去库存化凸显产能之困
从开始第一次去库存化,到开启第二次去库存化,去库存化在钢价的几番涨落声中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其背后凸显钢铁业产能之困。
据国内钢铁咨询机构“我的钢铁”分析,库存高企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日均粗钢产量屡创新高。数据显示,除今年2月份,1月份、3月份和4份月,我国的粗钢产量都创造历史新高,其中4月份的粗钢产量达到了5540万吨。渣打银行在7月6日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中预计,至2011年,中国钢铁年总产能将达到7.8亿吨。库存剧烈波动是钢材产能过剩、钢厂被动生产的结果,也是市场预期与下游实际需求间出现背离,过去10年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产能惯性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存在,只是产能增速放缓而已。
从供需方面看,伴随着4万亿元刺激政策出台,钢铁市场大体经历了由去库存化再到补库存化的过程。2009年钢铁行业总体趋势是主动去库存和补库存,今年由于房产新政,钢材下游需求下降,正在经历一个漫长的被动去库存化进程,而且会很艰难,毕竟经济环境不同于去年。
“我的钢铁”资讯机构首席分析师贾良群指出,国内钢铁业产能过剩,只是一个表面问题,因为产能问题永远是一个市场的问题,从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来看,钢铁业依然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钢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才是最大的问题。因此对钢铁业来说,抑制产能只是一个阶段性命题,而调结构才是一个长期命题。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