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影响钢铁后市行情不确定因素须关注


时间:2010-10-18





  中秋节以来,钢管市场呈现出平稳的运行态势,不少地区的钢管市场行情延续节前的走势。贸易商的销售状况一般,销量似乎没有增多,对“银十月”钢管市场持谨慎的心态。业内人士认为钢贸商须对影响后期市场行情变化的利好、利空等不确定因素重视和关注。


  据一些经营者和业内人士在市场调研中掌握的情况,中秋节后国内钢管市场价格平稳、交易平淡。如节后的华东地区,钢管市场价格没有太大的变化,苏州市场的无缝钢管价格如下:ф108mm×4.5mm报价5450元/吨,ф159mm×6mm报价5400元/吨,ф219mm×6mm报价5500元/吨,ф273mm×7mm报价5670元/吨,大都维持节前的价格水平。无锡市场的无缝钢管价格平稳,ф108mm×4.5mm报价5350元/吨,ф159mm×6mm报价5300元/吨,ф219mm×6mm报价5500元/吨,ф273mm×7mm报价5570元/吨,延续节前价格运行格局。


  焊接钢管市场价格企稳,节后的上海市场焊接钢管价格如下:ф20mm×2.0mm报价5000元/吨,ф27mm×2.5mm报价4900元/吨,ф33mm×3.0mm报价4870元/吨,ф48mm×3.0mm脚手架价格4520元/吨。广州市场的焊接钢管价格如下:ф33mm×3.0mm报价4700元/吨,ф48mm×3.25mm报价4700元/吨,ф168mm×4.0mm报价4800元/吨。


  从总体来看,这段时间的钢管市场价格以稳为主,中秋节的3天假日之后,下游终端需求并没有什么变化。无缝钢管市场价格在节前持续上涨之后,已基本处于高位,后期上行空间有限,在下游终端有效需求没有明显释放的情况下,钢管市场价格的上涨势头减弱,趋于平稳。一些经营者对于后期行情预期不太乐观,时下以走货套现为主,认为国庆之后的钢管市场价格将有一个震荡盘整过程。


  业内人士也指出,影响后期钢管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后期投放市场的钢管资源不会减少,供需矛盾难以缓解。自9月初之后,国内不少地区受到限电减产风暴的冲击,当地一些钢厂停产、减产,而不多久,“一刀切”的简单限电减产政策得以纠正,钢厂看到钢市行情回升,有的已经恢复生产,产量增加。8月份国内的无缝钢管产量为22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2%,钢厂的产量并没有减少,这就决定了后期投放市场的资源有增无减,贸易商的销售压力依然很大。


  二是钢坯、带钢等市场价格的变动波及钢管市场。近来钢坯市场价格不再上涨,而且震荡下行,前期江苏地区管坯钢市场价格下跌了50元/吨~70元/吨。经营者心态受到影响,为防范节后市场风险,一些商家节前加大力度出货套现,降低库存。受此影响,管坯钢市场价格还可能逐步下跌。热轧带钢市场价格同样震荡下行,跌幅在50元/吨以上,预见后市行情继续回落。据统计,1月~8月国内热轧窄带钢产量为3543.2万吨,同比增长15.6%。其中,8月份热轧带钢产量为446.9万吨,同比增长1.2%;日均产量为14.42万吨,环比增长14.9%。管坯、带钢市场价格下跌,无缝钢管、焊接钢管市场价格也难以上涨。


  三是钢管出口形势严峻,出口压力继续加大。由于一些国家对我国钢管进行反倾销,钢管出口受到严重影响,日前美国商务部DOC对中国轻质方管的反倾销初次行政审查作出了初步裁决。面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日趋加剧的贸易摩擦,我国钢材出口形势不容乐观。8月份,我国的钢材出口环比减少175万吨,出口量减少至280万吨。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进入“银十月”,影响钢管市场走势的这些不确定因素有可能出现,须引起厂家和商家的重视。不过,一些经营者对10月份的钢管市场需求依然表示乐观,充满信心。目前,国内不少地区一批输气管道工程相继开工,如长庆气田———呼和浩特天然气输气管道复线工程开工,总投资28.67亿元,预计将于2011年8月完成建设。管线总长度约492公里,其中主线长度约为415公里,输气规模为40×108标准立方米/年。9月10日,中石化山东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开工,一期工程年计划接转LNG300万吨,总投资96.6亿元,预计2013年9月完成全部建设工作,2013年11月建成投运。9月21日,中俄天津1300万吨/年炼油项目奠基仪式在天津滨海新区南港工业区举行。9月16日,大港油田新建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群方案设计通过中国石油股份公司论证,进入工程建设阶段。新一批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储气库工程等的开工建设将拉动钢管的需求。由此来看,后期国内的钢管市场价格不可能明显下跌。

来源:中国冶金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