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服装企业的产品涨价声一片,这主要是纺织出口面临较大的内外压力所致。尤其是今年,行业受原材料产品和运费价格上涨、纺织行业面临的招工难和加薪潮、人民币升值以及境外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国内纺织行业平均利润率为3%~5%,企业提价能力比较低。此外,受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国际一些大客户已经调整布局,分散在华采购,甚至将部分订单转移到东南亚。综合这些因素,我国服装将继续延续平稳增长态势,但增幅可能会出现前高后低的局面。
现在服装企业面临的成本“劫”,无疑是纺织服装全行业的一次劫难,其影响面大小的关键点在于能否将其传导至终端消费者。业内人士认为,完全由终端消费者“买单”不太现实。一方面是原材料涨价,一方面却是消费者不愿接受提价,服装成品企业陷入了两难。对此,有些企业曾经尝试过探索寻找源头的原料供应商,企图寻找到更充足的材料以及较低的价格。结果到原产地江苏一看,就彻底死心了。因为,一切似乎回到了改革初期年代,人们拿着钱,排队等货的现象出现了,这个时候企业真正感觉到了无奈。
另外,棉花价格早在2009年秋季就开始逐渐上涨,今年上涨是10年来的最高点。受此影响,棉纱、棉布等服装加工用原材料价格也水涨船高。棉纱的价格去年同期才1.7万元/吨,现在已经涨到2.8万元/吨。同时,劳动力成本也是今年服装行业提价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成品企业而言,工人工资的提高也是非常大的一个压力。往年工人工资只会涨10%左右,今年却得涨20%以上。而人工成本大约占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一。人工涨价的这部分成本,只能是由成品生产企业承担。特别是今年的生产成本大约需要涨15%以上,而企业自己只能消化其中的30%。分析了整体经济状况后,我们不得不痛苦地承认涨价是理性的。长期以来,我们不乏小农经济的生活常识,我们也不缺计划经济下的生活常识,但是我们确实缺乏市场经济下,对于宏观经济的常识判断,从而面对价格的变化显得很茫然。
由此可见,我们看到了终端卖场产品的提价,当消费者的需求可变而原材料涨价不可变时,夹在中间的整条产业链就成了夹心层。他们要患难与共一起承担这场涨价带来的不可预测的后果,但服装企业为了生存,涨价已成为必然趋势。应该说,服装低价时代开始成为过去。
来源:消费日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