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研究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铁矿石定价机制


时间:2010-11-04





近年来,铁矿石价格一路飙升。由于铁矿石海运贸易市场由三大矿山高度垄断,为牟取短期暴利,他们摒弃了已执行多年的长期协议定价机制,造成市场极度混乱。而铁矿石行业的商业操守也因贿赂丑闻而蒙上污点。


  在这种动荡中,铁矿石定价机制的变革正在进行。2010年4月~6月份,巴西淡水河谷以1月~2月份现货市场均价为基础制定铁矿石指数,并采用普氏发布的参考价确定在中国销售62%品位铁矿石的CFR(成本加运费)价格。随后,必和必拓与大多数亚洲客户就62%品位铁矿石谈成了120.08美元/吨(FOB,离岸价)的季度价格。力拓也已改为签订季度合同。铁矿石定价方式已经完全转向季度定价。


  但是,从本报记者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该模式运行两个季度以来,呈现出了很多不科学、不合理、不公正的地方,使钢铁产业链的利益受到了损害。这表明,现行的定价模式仍然有待改进,钢铁行业需要建立起一种更加科学、合理、双赢的铁矿石定价模式。而我国的钢铁企业需要全面、深入地研究铁矿石现货市场、海运市场的运行规律,积极参与到新定价模式的协商与制定中去。同时,我国钢铁企业、铁矿石贸易商应自觉遵守进口铁矿石代理制,在铁矿石方面形成全面合作的运行体系;双方要努力规范现货市场的贸易行为,为形成科学合理的国内外铁矿石定价模式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


  季度定价损害了钢铁产业链的利益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不久前指出:“铁矿石季度指数定价模式已经对铁矿石生产企业、钢铁企业和钢铁用户企业产生了损害,打破了原有的产业链平衡。”


  实际上,缩短定价周期是铁矿石供应商一直以来的单方面要求,而钢铁生产企业作为需求方一直更倾向于年度定价的长期价格。最终铁矿石定价方式从年度转向季度,并呈现出进一步缩短定价周期,完全转向指数定价的趋势,这实际上说明了铁矿石三大供应商在铁矿石贸易中所占的绝对垄断地位,甚至可以通过这种垄断地位,不顾全球钢铁行业的强烈反对,单方面随意修改沿袭了近30年的传统定价模式,并强迫全球多数钢铁企业被迫接受了这种改变。


  从一段时间以来季度定价的运行情况来看,其对钢铁行业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以铁矿石现货价格为基准不具有代表性。目前,在三大矿山刻意加大了对我国现货市场的铁矿石供应量之后,通过现货交易的铁矿石仍然仅占我国铁矿石使用量的20%左右,在全球铁矿石贸易中所占的比例更低,完全不足以代表全球的铁矿石价格。与此同时,由于我国铁矿石现货市场不规范行为的大量存在,通过囤货、倒卖等手段人为抬高现货矿价格的行为屡禁不止,而矿商的宗旨是将现货矿以高价卖给少数人,这就造成对现货矿价格进行数据采集的偏差较大,且基本固定为正向偏差。这明显对钢铁生产企业不利,造成其生产成本偏高。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