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还是不投,有点难。”随着今年10月13日第三轮太阳能热水器招标公告的发布,11月2日下午将进行现场投标、开标,一大批企业再度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投标如果不中标,就要损失在产品检测、差旅、公关等前期投入的费用。如果不投标,则会直接被竞争对手超越,丧失在农村市场同台较量的机会。
实际上,《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自2009年5月第一轮太阳能热水器中标下乡以来,短短1年内,一批中标的中小企业由于实力差、品牌影响力低、销售网络不健全,已尝到了市场拓展的“恶果”。在国家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三部委首次公布的家电下乡产品中标企业和流通渠道中标企业的考核成绩显示:太阳能热水器成为“重灾区”,领到80多张警示黄牌。
中小企业的困局
家电下乡,曾经被众多太阳能企业视为“镀金之旅”和“救命稻草”的关键性政策,眼下却让不少中小企业“悲喜交加”。喜的是国家从政策层面认可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确定了这一产品未来的空间和地位。悲的是家电下乡护航下的农村太阳能市场并非“到处黄金”,很多企业中标后突然发现农村市场竞争实在太激烈了。除了产品质量好、服务好,还要营销活动有创新、人员配套服务跟得上,绝非低价格“一招制胜”。
“第一轮92家企业中标、第二轮76家企业中标,而太阳能销售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山东、河南等少数省市,这样就出现了几百家企业争夺一个市场,几十家热水器开满一条街的景象。竞争激烈难免,这自然苦了很多中小企业。”多位分析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在这种商业环境下,大企业可以规模化、品牌化、全国化扩张,最难的就是中小企业,规模不小、资源有限,却要全国性扩张,自然会遭遇“上不去又怕跌下来,只能是苦苦守望”尴尬。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了家电下乡中标企业关门转业的情况。一位企业人士透露,“安徽的一家企业,还有浙江的一家企业,均已经不再生产热水器,相关业务也进入了破产清算程序。”
其实,中小企业的这一轮新困局,并非只表现于农村市场上。《中国企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很多太阳能企业在2009年获得了爆发性增长,对2010年的市场盲目乐观和期待,纷纷提前在2009年9月份便拉开了一轮“产业升级”大幕,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厂房设备的升级改造,甚至是在全国跑马圈地,建立多个生产基地。随着2010年市场理性回落、遭遇天气倒春寒、市场竞争门槛提升,这种大规模投入随即遭遇市场下滑的尴尬,一度引发了众多企业资金链紧张,不得不关门歇业或停产。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