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何处突围


作者:贺延芳    时间:2010-11-05





  “十二五”规划拟将卫星导航纳入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卫星导航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其中部分核心技术却被少数外国企业垄断,面对其日渐严密的全球专利部署———


  现状

  我国导航产业发展迅猛,初步形成完整产业链专家:部分核心技术依赖进口,美、日等国产品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智能导航的发展离不开导航定位系统,而我国目前的智能导航大都是以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简称GPS)为基础研发的。”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杨东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全球有四大主流定位系统———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洲的“伽利略”和我国的“北斗”。其中,“格洛纳斯”由于种种原因处于崩溃边缘,而我国的“北斗”和“伽利略”仍处在建设之中,所以目前国际上的导航产品大部分是基于美国的GPS研发的。

据了解,GPS最初是出于搜集情报、核爆监测等军事目的而建,2000年开放为民用,促进了导航技术走进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引进GPS接收机,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在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开发和接收机制造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杨东凯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导航产业正处于一个欣欣向荣的成长期,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在导航硬件方面,可自行加工、设计的制造商已有上千家,代表性的企业有新科、好帮手和赛格导航等;软件方面,导航软件已完全国产化,其智能程度也可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代表性的企业有凯立德、瑞图万方和四维图新等。同时,为了促进我国导航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家测绘局颁布了一系列地图数据标准,进一步管理、规范电子导航地图市场。

此外,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建设方面,我国北斗卫星整体方案目前已开始实施。据了解,北斗卫星将于2012年首先提供覆盖亚太地区的导航、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2020年左右,将全面建成并覆盖全球,至此,我国无论军用或民用讯号都将不再依赖于其他国家。据相关统计显示,近几年,我国导航产业市场的增长保持在50%左右,2009年的增长幅度甚至超过80%。专业人士预测,到2015年,我国导航产业产值将达到2500亿,到2020年将突破4000亿大关。尤其是在汽车领域,电子导航的应用给驾驶员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和便利,“因此电子导航成为2009年我国电子市场发展最快的产业,其当年的销售额已达到50亿元,年销量增长率超过50%,增速超过了汽车市场。”杨东凯告诉记者,随着近几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导航产品已成为汽车中的一个重要配件,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这其中当然蕴含着无限的商机。

面对这块利润丰厚的大蛋糕,人人都想分得一杯羹。据了解,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就有一批企业进入卫星导航产品研发及应用领域,这些企业大都重视自主研发,并形成了一定的技术优势,深圳市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赛格导航)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赛格导航常务副总经理洪军向本报记者介绍,作为国内卫星导航行业的开拓者之一,赛格导航经过多年的自主创新,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发实力和科技成果。截至2010年6月,该公司已在我国申请相关专利223件,获得专利授权7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1件,约占专利授权总量的16%。

然而,据记者采访了解,国内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像个别企业的发展那样一帆风顺。在我国导航领域,像赛格导航这样立足于自主研发、专利保护意识较强的企业毕竟还是少数。“我国大多数导航企业的创新能力较弱,其核心技术仍部分依赖进口,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导航产品寥寥无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黄智刚向记者坦言,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做法是直接购买国外现成的技术来生产自己的产品。“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导致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把控能力较弱,基于产品的软件和服务参差不齐。”据记者了解,今年上半年,国家质监总局对我国企业生产的49种汽车GPS导航产品进行了抽查,结果显示,不合格率高达37%。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