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出口企业“纠结”:涨与不涨


作者:沈蓉    时间:2010-11-19





  中国服装出口企业终于憋足了劲提价了。在刚刚闭幕的秋季广交会上,服装出口订单报价普遍同比上调了30%左右,个别产品提价幅度甚至高达40%。这本在情理之中,但相信对于不少企业而言,涨价后的日子也不轻松。涨或不涨,都是个问题。


  相对于原料市场价格的扶摇直上,终端市场的提价酝酿的时间太漫长。早在去年末的一次行业会议上,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理事长杨世滨就对上下游产品价格的倒挂表示困惑。他指出,棉花价格上升得太快,而终端产品价格并没有相应提升,他认为没有下游传导,原料价格的居高不下不会支撑太久。他的这种观点被业内人士一致认同,包括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的领导。出乎意料的是,这一年中棉花价格一直诡异地坚挺着,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持续上升。


  原料只是众多稻草中较重的一捆,今年纺织服装企业经历的还有较严重的“用工荒”以及能源成本上升等等。每次参加行业活动,“成本”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然而,出口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却让这种处境雪上加霜。还记得参加今年7月举办的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时,一位展商面色凝重地说:“现在外商压价很厉害。”如果说那时众多出口企业还在无奈地自己默默消化上升的成本,而到了9月份举办的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巴黎)上,有些参展商就提出了“我们要向外商加价”的倡议,直至11月份加价成为了现实。


  之所以酝酿了这么长时间,笔者认为背后显现的是服装企业的无奈与忧虑。正如刚刚发布的针织行业三季度经济运行报告中所言,如今各项成本上升加上人民币升值等,已经逼近企业的承受极限,不加价企业自身的生存将画上问号,然而加价又将导致订单减少。尽管今年的出口形势远远好于去年,但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仍在收缩,而且继续向中低端产品倾斜,此时加价面临的考验不难预期。


  订单转移的趋势自2008年后愈演愈烈,现在更将无法避免,是该到对纺织服装出口的方向做慎重抉择的时候了。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有识之士已号召多年,如今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环境都让这个命题变得迫在眉睫。

来源:消费日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