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生死劫,输欧中药企业心思不一


作者:杨舒    时间:2010-12-21





继欧盟REACH法规后,中国出口再临大考,这次“大限”落在了国内中药出口企业头上。欧盟在《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上写得明白,2011年4月30日后,所有在其市场销售的植物药必须按照《指令》注册,得到上市许可后方能继续销售,无许可者,一律扫地出门。

屈指算来,距大限之日已不到4个月,可中国药企注册通过数仍为零。而令人忧心的症结在于,欧盟传统植物药的注册,国内企业并非完全没能力通过,更多的还是不愿参与。在受访的多数企业眼中,进行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的注册,好似鸡肋食之无味。

欧盟逐客中企撂挑

拥有千年历史文化的中药,在欧洲百年,却一直无法用“真面目”示人,常年以食品、保健品、植物药原料或农副土特产品的形式流通。而今,这唯一一条入欧渠道,也面临被截堵的命运。2004年3月31日,欧盟首发“逐客令”,颁布了《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规定在欧盟市场销售的所有植物药必须按照这一新法规注册,得到上市许可后才能继续销售。该指令同时也给予了7年过渡期,允许在欧盟国家销售的草药产品以食品等各种身份,销售至2011年4月30日。转眼间,7年过渡期所剩无几,但中国中药企业却似原地踏步,至今尚无一家中药企业产品通过注册认证。

受访企业普遍反应,不在乎欧盟逐客的最后通牒,与开拓程度不高的欧盟中药市场相比,更成熟宽广的国内市场才是他们的根据地。在欧有长期客户,中药产品一直以食品、保健品渠道进入的辽宁成大贸易发展有限公司医药部经理王忠涛表示,公司欧洲客户的中药需求量虽不大,但出于维系老客户的考虑,双方一直在合作。“不过既然有规定不让以食品名义出口了,那就只能算了。”王忠涛说,“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费太高,老客户不舍得扔也得扔了,反正国内中药市场很大,我们不在乎。”

手握客户的王忠涛,面对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规定时尚且却步,对于已放弃欧洲市场多年的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的管轶伶来说,选择更为简单。管轶伶称,出口中药曾考虑过欧盟市场,但是后来因为关注到包括此次注册等准入问题而选择放弃,现在,公司不做欧盟市场已经很多年了。“不是不能做,而是觉得没有必要,公司超过90%的业务都来自国内,还是保国内市场比较重要。”除国内市场外,管轶伶介绍,公司业务还有东南亚等中药认可度高的市场进行补足,因此没有强烈欲望再去开拓欧盟市场。

对于企业的这种反应,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综合部主任许铭并不意外。他直言,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对单个企业的小出口额来说,的确不划算,企业注册积极性不高可以理解。据许铭介绍,2009年,我国中成药,包括以食品添加剂名义对欧盟的出口总额才2000多万美元,分摊至每家企业单个品种的出口量都很少。由此可见,在欧盟注册门槛前,企业的不积极,确是普遍现象。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