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发布的一系列钢铁行业数据显示,随着各地节能减排任务的逐步完成,钢厂陆续复产导致钢材市场仍存在较大的供应面压力。而钢铁行业购进价格指数持续四个月保持在65%以上,特别是11月份超过了70%,这意味着通胀压力下钢铁企业的成本压力明显加大。
钢厂陆续复产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CFLP的钢铁行业PMI指数11月份有所回落,较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为50.2%,但继续保持在临界点50%以上。 11月份在国内外通胀预期加大的压力下,在钢厂频繁上调出厂价格、贸易商持续拉高市场价的双重作用下,国内钢铁市场呈现震荡上行的运行态势。
据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市场监测显示,截至11月30日,兰格钢铁综合价格指数达到179.0点,较上月末上升了8.6点,长材、板材全国综合均价5639元/吨,较上月末上涨了271元/吨,月环比上升5.05%。其中,兰格钢铁国内长材价格指数206.8点,月环比上升6.87%;兰格钢铁国内板材价格指数 145.5点,月环比上升2.03%。长材品种上涨幅度高于板材。
11月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行业生产指数大幅回落,较10月份下降了8.4个百分点,达到44.3%,处于临界点50%之下。为确保“十一五规划”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的目标,8月底至今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以限电限产为主的节能减排工作,直接影响到一些中小钢铁企业的产能释放,大型钢企由于自发电比例较高,产量影响程度不大。
但随着各地节能减排任务的逐步完成,各省市限产限电的钢厂将陆续开始复产,因此钢材市场仍存在较大的供应面压力。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旬报数据显示,11月上中旬,全国粗钢日均产量估算值为161.2万吨,较10月份粗钢日均产量下降1万吨,考虑到中上旬的日均产量水平,且11月份自然天数较10月份少,预计11月份粗钢产量将会再次回到5000万吨以下的水平。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