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发展之路如何走,钢铁工业将面临四大任务


时间:2010-12-23





本报讯 “过去多年来钢铁行业规模扩张的道路已经走不通了,是没有出路的,必须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是我国钢铁工业正确的、唯一的选择,唯一的出路。”12月1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在第六届环渤海钢铁市场论坛上作出了如上表述。


  罗冰生表示,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长期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总体上走的是一条规模扩张的道路,主要依靠资源、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来支撑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同时带来了全社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不断增加。在这种发展的过程当中,产生了一系列影响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是全行业总体产能过剩,低水平产量的比重过高;第二是全行业企业规模小且分散,产业集中度低;第三是全行业的产业布局不合理,矛盾突出;第四是全行业自主创新、集成创新的能力不强;第五是能源、资源、环境严重制约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这些矛盾和问题的体现和反映,说明了我国钢铁工业加快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罗冰生进一步指出,目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正在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做好编制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的工作,总的要求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坚持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从我国钢铁工业的实际出发,努力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从“十二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方向和任务看,罗冰生对全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四点看法。


  第一,“十二五”时期钢铁工业的根本任务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推进全行业的升级,努力实现钢铁工业由大向强的转变。面对钢铁行业总体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的态势,要严格控制产能和产量的过快增长,要坚持按照国内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工作重点要突出优化品种和提高质量,提高全行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率。在优化和调整产品结构方面,要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社会需求不断升级和我国国内市场存在多层次的特点出发,既要注重板材产品的优化调整,同时也要注重长材产品的优化和结构调整。钢铁生产企业要实现从钢铁生产商向钢铁材料服务商的转变,以市场和用户的需求为目标,为用户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同用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第二,从钢铁工业的实际出发,要加快钢铁企业的兼并联合重组,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优化调整全行业的组织结构。“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行业联合重组的重点应该是进一步强化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横向整合就是以大型优势企业为主,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在集团内部发挥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力深度合理分工的优势,来提高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把企业集团做优、做强、做大。纵向整合,就是从钢铁生产过程开始,延长上游和下游的产业链,和上下游相关企业共同组成各自分工明确的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各自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优势,依靠产业集群的优势互补,来提高产业集群所有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和巩固自己的市场份额。两种模式可以交叉,也可以同时使用,要根据企业发展的特点和需要而定。


  第三,钢铁工业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大幅度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要严格控制全行业产量的过快增长,继续淘汰落后和低水平产能,合理地控制全行业能源消耗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全行业能源有效利用率。从我国钢铁工业面临能源、资源环境严重制约的实际出发,“十二五”期间,全行业必须控制钢铁生产总量,加大节能减排工作的力度,继续淘汰落后和低水平产能,这3项工作要齐头并进,形成合力。要大力开发和广泛应用二次能源的回收利用技术,以零排放为目标,提高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钢铁企业应该由重视粗钢生产转为重视企业和行业工业增加值的不断提高,提高全行业工业增加值在我国国民经济总量当中的比重,并把工业增加值作为今后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标。


  第四,我国钢铁工业的科技进步要坚持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增强核心技术的突破能力,把技术进步与全行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结合起来,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从钢铁行业的实际出发,科技进步、自主创新的重点,一是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研究开发方面,特别是国内市场需求但主要依靠进口的高端产品的研发方面;二是在节能减排工艺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及节能减排的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方面;三是在全世界钢铁生产工艺技术方面,特别是具有前瞻性、预见性的重大工艺技术研究方面。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自主创新、集成创新支撑我国钢铁工业由大向强的转变。

来源:中国冶金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