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废物再利用法规实施或遏制行业乱象


作者:于大勇    时间:2011-01-14





  2011年1月1日,我国首部电子废物合理化再利用法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今后,违规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者最高将被处以50万元罚款。有专家分析,《条例》的实施将遏制消费者乱扔乱售、无资质小商贩倒买倒卖的混乱现象,并将有效规范目前国内电子废物处理行业的无序状态。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条例》对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废弃者和回收处理者的职责划分不明晰,操作性不强。


  即便有不同声音,业界依然普遍认为,作为电器电子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规范电子废物回收处理有利于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也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尴尬的现状


  由于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电子废物已成为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增长最为迅速的废物。据调查,从2003年起,我国每年至少有500万台电视机、400万台冰箱、600万台洗衣机、500万台计算机和7000万部手机报废,总计各类家电年报废量超过2500万台。目前仅华北地区每年产生的电子废物就超过15万吨,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李金惠预测,到2015年我国电子废物年产生量将达到惊人的500万吨。但尴尬的现实是,如此数量庞大的电子废弃物进入循环体系的不足10%。


  一名业内著名企业的高管表示,尽管其公司可通过资源化综合处理减少电子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但由于巨大的成本差价,现在他们根本竞争不过小商贩。手工作坊处理1斤电子垃圾,成本只要0.6-0.7元,而正规企业一般都要1元以上。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晶茹调查发现,目前小商贩已经成为电子废物回收企业的最大竞争对手,并形成完整的收集、处理、销售产业链。与正规回收企业的低价与繁琐程序相比,人们更愿意把旧家电卖给出价更高、手续更简便的小商贩,而正规回收企业长期处在一种“吃不饱”的状态。同时,由于一些拆解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个体手工作坊采用露天焚烧、强酸浸泡等原始落后方式提取贵金属,随意排放废气、废液、废渣,对大气、土壤和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其实,电子废物含有许多资源,如铜、铝、铁及各种稀贵金属、玻璃和塑料等,具有很高的再利用价值。据美国环保局测算,1吨随意搜集的电子板卡中,可以分离出139千克铜、19千克锡和0.5千克黄金。与采矿、运输、冶炼得到的新钢材相比,利用从废家电中回收的废钢可减少97%的矿废物、86%的空气污染、76%的水污染、40%的用水量,节约90%的原材料、74%的能源,且废钢材与新钢材的性能基本相同。国外的先进经验证明,通过再生途径获取资源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