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豆“渐热”,进口大豆将遭冷落?


时间:2011-03-01





进口大豆关税或将下调的传闻已在业内传开,有人分析认为国家为保原料供应和油企利润,促进大豆进口;也有人对此表示疑虑,降低进口关税会进一步利多国际大豆价格,此举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日前,中国大豆产业协会有负责人对媒体坦陈,此时下调进口关税不符常理,中国主管部门没有同意有关下调大豆和大豆油进口关税的建议。近期,国产大豆结束了和进口大豆价格倒挂的局面。且不论二者比价的改变能够维持多久,单就这一“灵光乍现”已经让舆论兴奋不已。有观点认为,国产大豆的“春天”已经到来,并且为正在饱受成本压力的加工企业带来了希望。但是,大豆加工企业是否真的尝到了国产大豆的甜头,将使得进口大豆受到冷遇呢?

油脂企业仍在观望

从2月18日黑龙江省级储备大豆竞拍的零交易额可以看到,国产大豆并没有让油脂企业“一见倾心”。为平抑市场、保障供给,此次省级储备大豆竞价销售交易会计划销售黑龙江省2008年产大豆约2.07万吨,竞拍底价为3770元/吨,该底价高于此前的竞拍底价近20元/吨,竞拍企业均对该价格没有回应,最终全部流拍。商务部近日发布公告,将上调2月份中国进口大豆预报到港量。因此,分析人士认为,国内主要港口的大豆进口量将明显增多,市场对进口大豆价格降低的预期不断增强,企业对竞买国产大豆仍持观望态度。

一位油脂企业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来看,虽然国产大豆价格低于进口大豆近200元/吨,但是主产地黑龙江省距厂区距离太远,铁路运输紧张且运输成本高。此外,抛储的大豆多为陈豆,出油率比较低,无法和进口大豆相比。因此,综合来看,企业暂时还不考虑大量采购国产大豆。

安粮期货分析师姜兴春表示,近期是食用油和豆粕的消费淡季,国产大豆的竞争优势并不突出。此外,国产大豆总量的约60%都是用于食用,真正用于食用油压榨的量比较少,国内油厂主要还是依靠进口大豆生产加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