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压力渐现,中小房企资金紧张身处三岔路口


时间:2011-03-11





  随着部分一线房企向二三线城市重心转移趋势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二三线城市的中小型地产企业都面临被吃掉的命运。


  当然,这种兼并重组目前来看主动性大于被动。“目前,一些比较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相比小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反而更有危机意识,思路比较清晰,有的已经开始主动寻求并购。”维新万隆(北京)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骆进德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政策调控力度加大,更多的中小企业难以应付资金紧缺的困局,“如果限购令扩大到二三线城市,半年之内,很多地产商都会出现资金回笼困难,被并购的数量要远远超过现在。”


  对于远洋地产、万科、龙湖等一线房企,通过并购来迅速实现在二三线的扩张已经是正在进行时。


  “2011年,各大企业在二三线城市的销售目标都定得很高。”远洋地产一位投资经理表示,随着一线房企在二三线城市的急速扩张,大量的兼并并购是可以预见的。


重组并购还是退出中小企面临三岔路口


2009年乃至2010年大环境促使了全国几万家房地产企业蓬勃发展,但从业内观点来看,2011年很可能是这种发展模式的分水岭,“2010年房地产商成功的经验,不能作为2011年之后成功的依据,反而可能是失败的因素。”


  开着奔驰600,兜里只有1000元,这是业内常常对一些发展起来的中小房地产商开玩笑式的描述。但是资金紧张的确是中小开发商发展的一个软肋。


  “之前的开发模式,可能因为地方开发商的地缘关系,拿地比较容易,但其自有资金率并不高。”骆进德表示,在他接触的众多中小开发商中,“假设一个1亿元的项目,其自有资金可能只有2500万元。很普遍的情形是,很多开发商将销售的资金算入了后续项目开发的财务支持。”


  地方企业利用银行信贷,更多的是民间投资,利用人脉关系在二三线城市拿地,再利用销售迅速回笼资金是很多房企发展起来的一个模式。但这个模式在政策调控趋紧、金融环境恶化、一线房企进驻、消费者观望的大环境下,已经出现运作不灵的信号,而且出现了很大的风险。


  “按照以往规律,春节前两个月,地产商融资的案例和金额会远远大于年后1、2月份。但是目前,提出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反而远远高于春节前。”曾参与过业内众多房企并购案的骆进德认为,这传递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情形非常严重。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