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重拳强奶源人大代表“支招”乳品质量安全


时间:2011-03-14





  一杯牛奶,寄托了人们对于健康的期盼。然而近年来,随着三聚氰胺、OMP等词汇从陌生变为熟识,人们对于国产乳制品的信任也大打折扣。春节以来,港澳地区更因内地消费者抢购进口奶粉,出现“奶粉荒”。


  如何保障乳制品产品质量安全?全国两会代表都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加大法律法规处罚力度提高企业守法经营自觉性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公共卫生应急检测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卢亦愚认为,港澳“奶粉荒”折射出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不信任。这种信任危机正是乳制品质量安全事件不断累积的结果。


  发生在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不仅对我国乳制品行业打击巨大,也影响了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尽管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出台《食品安全法》,尤其加大了对乳制品的监管力度,但近年来各种或真或假的“毒奶”传闻仍然不绝于耳。一旦有风吹草动,公众对相关企业的怀疑和谴责就会被再次“激活”。


  卢亦愚代表指出,乳制品行业之所以安全事故频发,与现有法律法规处罚力度不够有关。违法成本低,但由造假带来的利润却很高,这使不法分子容易产生侥幸心理,铤而走险。


  “如果追责力度可以达到令造假者‘倾家荡产、伤筋动骨’的程度,才能对不法分子产生足够震慑,从而提高企业守法经营的自觉性。”卢亦愚代表说。


  全面检查国产奶粉每月公布评估报告重塑国民信心


  连串食品安全事件,导致全国各地年轻妈妈不辞辛苦到香港、澳门狂“扫”奶粉。据此,全国人大代表、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沙振权提出具体建议,呼吁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每月甚至每周公布国产奶粉专业评估报告,重塑国民对中国食品的信心。


  沙振权建议,由食品安全委员会对市场上的国产婴幼儿奶粉全面检查,可邀请非政府的独立机构,甚至国际上的独立机构进行评估,并向消费者每月甚至每星期一次定期发布专业评估报告,并设立网站,增加与市民的沟通与互动,建立24小时的投诉热线。


  沙振权称,可以借鉴香港经验:香港政府食物安全中心定期发布《食物安全焦点》,每年在食物的进口、批发和零售环节抽65000个样品进行检验,每两个月对外公开发布监控检测结果。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