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联产项目最大的优势是节能环保,它可以实现居民住宅的供热,而且还能用于工业项目用能。业内专家表示,国家应进一步规范热电联产管理,细化相关政策,做一些专门的研究和规划。地方政府也应做好供热规划,把供热和城市建设纳入有序轨道。
日前获悉,山西省大同市在治理煤矿棚户区和采煤沉陷区过程中,采用清华大学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新技术,解决了大同煤矿集团6万多户“两区”居民的集中供热问题,开辟了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节能减排的新途径。
据了解,此项供热改造工程在不增加能源消耗的情况下,通过在热电厂增加吸收式余热回收专用机组,提高了热电厂49%的供热能力;通过在部分热力站增设吸收式换热机组,使热网输送能力提高了66%。与此同时,热电厂的供热能耗也降低50%,减少了一半的二氧化硫、烟尘等污染物排放。
“如果在我国北方采暖地区全面推广这一技术,利用现有的热电联产机组和供热管网,5年时间内就可以节约标准煤1.1亿吨,相当于我国‘十一五’期间节能总量的18%。”中国工程院院士、热能工程教授倪维斗表示。
节能环保优势明显
“热电联产项目最大的优势是节能环保。”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高级工程师唐飞介绍说,“与热电分产相比,热电联产供热标煤耗率低约15-20千克/吉焦,发电标煤耗率低约30-50克/度。”
据统计,截至2008年,我国北方地区供热建筑面积超过90亿平方米,采暖期因地域不同从3个月到6个月不等,目前城市采暖仍以煤为主要燃料,全国每年采暖能耗达1.8亿吨标煤,是我国建筑能耗最大的组成部分。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镇供热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付林博士介绍,目前采暖是建筑能耗“大头”,北方地区的采暖能耗占全国城市建筑能耗的40%。城镇集中供热主要采用热电联产、电动热泵、燃煤锅炉房三种方式,最常见的是锅炉房,污染大、效率低但应用广;电动热泵是新兴产业,但需要有地热条件;热电联产是目前效率最高的供暖方式,但公众所知不多。
“北方城镇建筑采暖是我国建筑节能潜力最大的领域,目前锅炉房供热占到全部供热的50%以上,因而大有文章可做。比如山西太原就提出2-3年内实现热电联产供热全覆盖,就是因为锅炉房供热污染大、效率低。”付林举例说。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