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新车市场。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超过1800万辆。然而,中国的汽车出口却与汽车生产大国的地位不符,从整车出口金额来看,2010年中国整车出口额为73.29亿美元,少于巴西的85亿美元,仅相当于韩国的20%和日本的6%;从出口数量来看,2010年中国整车出口56万辆,仅相当于全球2600万辆汽车贸易量的2%。
业内专家表示,中国汽车“走出去”是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只有“走出去”才能体现中国是一个汽车强国。对于在出口道路上“羽翼未丰”的中国汽车业而言,何去何从值得思索。
国内车企“走出去”成大势所趋
商务部相关人士表示,目前的形势逼迫中国汽车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商务部将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汽车出口。目前,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品的出口占全球份额比重只有3%,而笔记本电脑等产品的出口比重已达到60%,成为全球第一。因此,加快汽车产业的国际化进程十分必要。业内专家表示,从长远来看,随着国内汽车市场日趋饱和,中国汽车企业必须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中国汽车要“走出去”就必须改变目前的廉价策略,提升其品质和品牌价值,建立完善的服务网络。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表示,走国际化道路是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内在要求,中国在短短10年间成为首屈一指的汽车产销大国。如今,单纯的国内发展已经不能满足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国际化已成为中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经之路,这也是自主品牌实现“走出去”,在全球打响“中国车”品牌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已覆盖210个国家和地区,整车出口超过18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整车出口主要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占整车出口总量的80%以上;零部件出口主要是以发达国家为主,超过60%的产品都是给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相关企业做配套。与此同时,出口产品结构不断改善,商用车、乘用车在国际市场上均有亮点。自主品牌在整车出口中居主导地位,占比达到77%,部分汽车企业已经开始对外直接投资。
“十二五”期间,包括汽车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环境面临深刻变化,此前依靠低成本、规模扩张的优势将终结。同时,当前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从发达国家延伸到发展中国家,从单个国家延伸到多个国家联手,从原来简单的关税手段延伸到技术性的标准,从产品的低端延伸到高端,这是影响我国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目前,随着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的逐步提高,一些自主品牌汽车在产能规模、生产工艺、产品品质、技术研发、经营质量等方面都有了快速提升,并有意识地开始规划、塑造自身品牌。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我国汽车业完全可以实现向价值链高端攀升,走出国门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业做大做强的大势所趋。
需要政策引导和支持
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汽车产品出口已成为我国汽车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载体。当前,出口已经成为自主汽车品牌发展的重要战略。实施自主品牌出口战略是增强中国汽车业综合实力、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外贸结构的必然选择。
有关专家表示,中国汽车出口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出口贸易的总体发展水平,也落后于国家对汽车产业的出口期望值。在2011年国内汽车业处于调整期的背景下,汽车出口需要国家更多的支持。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