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的月度汽车产销发布会上了解到,3 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73 万辆和182.85 万辆,与上月相比,分别增长44.99%和44.32%,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5.34%和5.36%;一季度,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89.58 万辆和498.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8%和8.08%。
产销增速下滑
虽然从数据上看起来都是增长,但中汽协副秘书长朱一平表示,3 月是一年之中比较关键的,也是以往年度多创新高的月份,但今年3 月产销没有创出新高,增速下滑,出现了自2009 年4 月以来连续两个月(2 月增长4.57%)同比增速低于6%的情形,月度、季度增幅同比较大回落,整体状况低于中汽协的预期。
朱一平对此解释说,主要原因有5 点:一是购置税优惠政策、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的退出,以及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影响,其中前者影响力度大于后者;二是燃油价格的不断攀升;三是部分城市治堵限购政策的实施;四是受油耗准入政策的实施影响,道路运输车辆市场增长乏力;五是日本地震的影响,由于信息不够透明,对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情况有待观察,对此不可低估。
数据喜忧参半
针对一季度的产销数据,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用“喜忧参半”4 个字进行了总结。董扬分析称,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增速明显下降,证明我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明显效果。在过去的两年里,由于汽车产销增速太高,所带来的环境、资源、能源压力,迫切的要求我国汽车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这是喜的方面。对于“ 忧”,董扬表示,第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增速低于预测,很可能全年产销量达不到此前预测的增长率。此外,在汽车产销增速下降的同时效益增速同步下降,这与行业的期望相悖。对于我国汽车行业而言,如果企业大力转变增长方式,所产生的效果应该是增速降低、效益提高。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增速的降低是由于外部因素造成,而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无关。所以,中汽协预测,2011 年部分企业的效益会明显下降,一部分企业会经营困难。对此,董扬秘书长建议全行业要冷静下来,各企业重新审视发展规划,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注重效率,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日本地震影响不可低估
在谈到日本地震海啸对我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产生的影响时,董扬秘书长用了“ 不可低估”4 个字,并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董扬说,汽车工业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产业,此次日本地震海啸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很大。中国从日本进口的汽车整车金额比重占汽车商品进口金额总额的13%,中国从日本进口的汽车零部件金额比重占汽车商品进口金额总额的21%;中国出口日本的汽车零部件金额比重占汽车商品出口金额总额的9%左右。3 月份,日本地震海啸对中国汽车产销影响较小,个别企业和车型受到影响,但4 月份之后影响会逐步显现。
日本地震海啸对我国汽车产业乃至全球汽车产业的影响是全面的。董扬说,除了日本在中国的合资合作企业和一级供应商外,在日本的二、三级以及原材料供应商对我国企业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因为中国品牌企业和其他的合资企业很多二、三级供应商在日本,例如从日本采购芯片等。所以,日本地震海啸不但影响日本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对全球汽车产业都产生了影响。由于日方的信息不够清晰和透明,董扬表示,目前并不能全面评估影响到底有多大。我们只知道日本大部分整车、零部件正在恢复生产,但我们担心,有个别关键零部件以及芯片企业长期无法恢复生产,这将会对全球汽车行业产生影响。
据了解,中国的汽车生产企业中,多个企业启动了应急机制,已加强评估地震和海啸对供货的影响,并开始采取替代供应的工作。董扬建议全行业和政府部门及媒体,不要低估日本地震海啸对中国汽车产业以及全球汽车产业造成的影响。他说,需要对汽车生产的全球化、采用精益生产方式、零库存等进行反思,并做一些调整。这些方式会降低汽车生产的成本,这是全球正在或者已经做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也有缺点,在全球某个地区产生灾害的情况下,造成的影响会比较大。所以,对于区域内的产业安全,今后应该给予更多考虑。 (张海燕)
来源:中国质量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