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以来,因干散货市场的船只供应增速超过了大宗商品需求增速,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已下跌逾25%。尽管最近一周,波罗的海贸易海运交易所干散货运价指数BDI连续多日上扬,但业内人士表示,低迷的情势还在继续,新建海岬型船大量交付所引发的危机,正令海运市场备受压力。这也在某种程度上给船舶制造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由于船舶制造的周期性,这种影响可能在近期表现还不明显。业内专家表示,船舶行业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升级,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据中国船舶行业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船舶工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增长。第一季度,全国造船完工量1446万载重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新承接船舶订单109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2.1%。船舶出口继续增长,第一季度,我国出口船舶完工1220万载重吨,占造船完工总量的84.4%;新承接出口船订单880万载重吨,占新接订单总量的80.7%;手持出口船舶订单16514万载重吨,占手持订单总量的86.9%;规模以上船舶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679亿元,同比增长11.1%。工业总产值保持增长,第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518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678亿元,同比增长24.1%。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船舶行业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船市需求结构变化,适应市场能力有待增强。第一季度,全球船舶市场需求出现较大变化。从成交的船型看,集装箱船成交量持续上升,其中大型、超大型集装箱船的成交量增速加快;特种船、海洋工程装备的订造量大幅攀升,尤其是节能环保型船舶,成为船东首选。全球新船订单的争夺已经体现于技术、品牌和质量的竞争。目前,我国船企产品结构以散货船、油船、中小型集装箱船为主,在大型集装箱船、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技术优势不足。开展船舶产品进一步研发,满足当前和未来市场需求十分紧迫。
散货船市场低迷,交船难矛盾突出。今年初以来,在散货船运力严重过剩和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双重压力下,散货船运费暴跌,多数船东出现亏损,致使散货船交付更加困难。在造船市场状况剧烈变化的背景下,第一季度撤单现象依然存在。统计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全国共撤消船舶订单21艘、107.5万载重吨,占手持船舶订单总量的0.57%,其中大部分为散货船。
船企融资困难,资金缺口较大。造船属资金密集型行业,船舶产品建造周期长,建造过程占用大量资金。金融危机以来承接的船舶订单在付款比例上有很大调整,交船前付款比例从最高点80%下降到40%,甚至降到20%,造成企业建造期间生产资金缺口较大。今年初以来,国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收缩银根,控制银行贷款额度致使不少船厂融资出现困难,可能影响正常的生产进度。
业内专家建议,船舶行业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升级,适应市场需求。针对当前国际船舶市场主流船型需求不足、产品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等特点,各企业要加强市场研究,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划,加快对市场“新规”的研究,加大新船研发力度,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升级,尽快推出符合新规则、新标准和满足市场变化需要的船型。同时,要加强管理,确保造船生产的持续和稳定。针对目前依然存在的“交船难、接单难”等情况,各企业更应高度重视企业管理。首先,加强成本管理,降本增效;其次,要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再其次,要加强对外用工的管理,提高其劳动技能,稳定外用工队伍。
来源:中国冶金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