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戏产业年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428.5亿元人民币,比2010年增长32.4%。在经历了2010年的徘徊之后,中国游戏产业再次呈现高速增长。与此同时,众多游戏企业开始放远眼光,蓄力海外市场。“十二五”期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也将多管齐下,助力国内企业“出海”。
业界期待开启“中国时代”
刚刚过去的2011年,中国游戏产业风生水起。高增长率带来的繁荣景象令业界欢欣鼓舞。但众多企业也开始反思,在全球化背景下,过于依赖国内市场的传统只能令整个行业裹足不前。
网络游戏《摩尔庄园》在时下6至12岁的少年儿童中十分流行,在国内已经拥有千万玩家。尽管是家只有“4岁”的企业,上海淘米科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却不满足这一业绩。“在做好国内的同时,《摩尔庄园》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我们已经拥有台湾地区80%的市场份额。2011年,在进入越南后,又成为当地小学生眼中最好的游戏产品。”淘米的CEO汪海兵说:“这就像iphone产品,能够带来全世界范围内的收获。”
“纵观近二十年的全球游戏产业,上世纪90年代是日本的时代,我们都是玩着日本的游戏机长大的;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是韩国的时代,很多中国企业都是在代理韩国的游戏产品。接下来的10年,会不会开启中国游戏产业的时代?我有所期待。我们需要把握历史机遇,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趣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玉红说。
“借力修路”扬帆海外
最新发布的《2011中国网络游戏研发力量调研报告》显示,近年来对于海外市场,国内网游公司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产品输出。有实力的企业纷纷设立海外公司,直接在海外市场进行运营。以海外子公司的形式独立运营游戏可直接与当地用户接触,使得国内企业对于目标市场用户的需求更明确。中国游戏企业第九城市在韩国成立分公司,运营自己签下的欧美大作和国产网游;另一家企业巨人网络也于2011年下半年成立“海外运营中心”,负责海外网游的代理运营业务。
玉红说:“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目前趣游在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地创办了当地的子公司;在全球建立了25个运营平台,覆盖北美、南美、欧洲等地区。未来3年之内,趣游还将在全球继续设立运营平台。”
尽管在海外市场做得风生水起,但是文化差异仍旧是中国游戏公司在海外需要克服的问题。如何开发出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如何将产品的本地化做好,是摆在海外运营人员面前的难题。业内人士指出,要破解这一难题,唯有进行“借力”,只有人才、产品本地化,才能最终在当地市场站稳脚跟。
在这一方面也不乏先行者。目前中国游戏企业完美世界已在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区设立了全球运营公司,主要运营公司授权到海外的产品。2010年以来,完美世界相继投资收购了美国的研发团队和工作室,进一步拥有了具有当地文化背景的游戏开发团队。而堪称中国游戏行业标杆之一的畅游,2011年的主要作品《鹿鼎记》也在研发中加入韩国美术和欧美单机大作模式,目标直指国际市场。
分析人士指出,这几年中国网游行业的高速发展也吸引了不少外国研发团队和人才的加入。不少知名国际企业出身的人才凭借其丰富的研发经验和国际化视角,加盟国内网游产品的研发,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加速了国内网游产品的国际化,便于开拓庞大的海外市场。
海外拓展仍需修好内功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说,在2010年海外拓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基础上,2011年中国网络游戏企业走出去步伐继续加快,不仅蜗牛公司原创网络游戏签下8000万美元出口俄罗斯大额订单,完美时空、盛大网络、金山和畅游等众多原创能力突出的游戏出版企业在参与海外市场运营、输出资本服务方面也取得不俗进展。同时,许多优秀的原创网络游戏企业逐渐具备了全球视野,立足国际市场竞争发展,打造出中国网络游戏出版产业的国际名片。
不过在“扬帆出海”的同时,中国游戏行业依然被同质化现象所困扰。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在游戏中加入不良内容,游走在违背道德与违反法规底线的边缘;一些企业缺乏创新,依靠模仿和抄袭生存。孙寿山指出,出版部门将严把网络游戏审批关口,坚持扶持民族原创、提倡品种多样、鼓励格调健康、杜绝庸俗低俗。下一步还会研究试点国产网络游戏审批关口前移,强化属地管理职责,提高审批监管效率。
上海第九城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沈国定说:“我们网游企业不应该再把目光局限于国内,而应该通过落地海外,参与全球网游产品的竞争。这样我们才不会沾沾自喜于国内发展的成功,我们会发现在人才储备、全球视野,以及市场营销等多方面,我们和海外的行业巨头相比,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孙寿山透露,未来几年,政府将加大“中国原创网络游戏海外推广计划”实施力度,组织中国优秀网络游戏企业参加知名国际会展,开展交流研讨等活动,鼓励网络游戏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政府还将为企业搭建面向国际的一流展示平台,使之成为国内外游戏企业推出优秀产品、展示先进技术、交流成功经验、研讨发展趋势、进行商务洽谈、开展国际合作的高端平台和重要窗口。
来源:上海证券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