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战略步伐。以大型央企为代表的海外“寻油找气”战略继续深入实施,煤化工、精细化工等领域的企业将触角伸向国际,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十二五”开局之年,石油和化工行业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新兴市场经济体制造业蓬勃发展,中东等油气富集地区持续动荡等。“走出去”的大门似乎在一点点关闭。据统计,去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大幅降温,截至2011年10月,海外并购金额仅为100亿美元左右。
但是,已经积累了20多年国际市场开拓经验的石油和化工企业,2011年让世界感到惊奇。
在能源领域,“加快”这个字眼在过去的一年得到充分体现。国家发改委新批准的五大海外能源投资项目,项目所在地包括亚洲、非洲、大洋洲,项目类型涉及石油、天然气、液化煤层气等。国际舆论评价道,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能源资源的脚步进一步加快。我国发展能源工业也实现了投资地域上的新突破,中石油与阿富汗成功签署了石油开采协议,据了解,这是阿富汗就开采本国能源同外国公司签署的第一个大合同。
民营企业也开始紧随央企步伐、积极布局海外。全国首个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跨国能源通道项目——新疆吉木乃广汇天然气输气管道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核准,正式破土动工。MI能源洽谈收购中亚、东南亚和南美等地的石油资产,并已顺利拿下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一处日产量约为2200万桶原油区块;成功进军美国市场的路径也被民营油企打开,MI能源已经收购了位于美国科罗拉多一个油气租约区块25%的权益。同时,一批民营油企已经与巴西、哥伦比亚等产油国相关产业协会和企业有了初步接触,并在加油设备方面有了合作意向。
在非能源领域,“突破”则是关键词。过去,“走出去”的主角一直是石油企业;2011年,世界看到了烟台万华、看到了中国化工农化总公司、看到了平煤神马等化工企业活跃的身影。
去年1月,烟台万华与欧洲最大私募基金公司完成最后签字,获得匈牙利最大化工公司BorsodChem96%的股权,取得了20万吨MDI产能、25万吨TDI产能和40万吨PVC产能及市场渠道。这次并购被西方主流媒体评为年度最佳重组交易的案例。这次并购的实施,标志着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在以劳务、产品、资本输出为手段,以引进技术、资源为目的的传统模式上,迈上了以实现全球战略为导向,以创新资本动作模式为手段,以技术输出为特征的新台阶。
去年,足以引起农药行业震动的一个事件是,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化工农化总公司以24亿美元的价值,完成了对国际领先的非专利农药生产商以色列马克西姆——阿甘公司的收购。作为积极实践“走出去”战略的中国化工,在成立之初就把国际化经营作为公司的重点工作,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并购,成功完成了对凯诺斯公司、安迪苏公司、罗迪亚有机硅业务、埃肯公司等多项与公司主业发展定位相符、具有技术和市场协同效应的海外企业的收购。
去年11月,由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与美国泰坦公司合资创建的“平煤神马美国有限公司”在洛杉矶正式成立。这是平煤神马集团在美洲设立的第一家合资公司,标志着这一国有特大型煤化集团向国际化战略目标迈出关键一步。
去年还是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功构建的第二个年头。双方的合作已由最初的单一货物贸易形式,扩展到能源等众多领域,中国企业明显加大了在东盟生物质能领域的投资力度。
过去的一年,无论是拓展油气资源来源渠道,还是海外建厂,我国石油和化工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为“十二五”时期石化行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推进对外开放开了好头。(本报记者 孔凡涛)
来源:中国化工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